
許多罕見病是尚無經批準的治療的嚴重疾病,患者有巨大的醫療需求未得到滿足。FDA 認識到罕見病多種多樣,并且致力于協助申辦方制定可解決每種疾病帶來的特定挑戰的成功藥物研發計劃。
2015年,國際老年心理學會(IPA)發布了認知障礙中激越的臨時共識定義。按照原工作組的建議,我們總結了標準的使用和驗證,以便從定義中刪除“臨時”一詞。IPA對激越的定義涵蓋了
2022-03-21
回顧降低癥狀性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動脈狹窄 (sICAS) 患者復發性卒中或死亡風險的治療方法。
2020-05-30
基于宏基因組學測序(mNGS)的病原學診斷技術是一種非靶向的廣譜病原學篩查技術,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在重癥感染領域,特別是疑難、罕見病導致的重癥感染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由于mNGS 高昂的成本及
2023-03-15
形成的最佳證據包括團隊組建、吞咽障礙篩查與評估、營養風險篩查、營養評估、營養計劃、腸內營養、腸外營養、營養監測、知識培訓9個方面內容。
2021-09-04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中華全科醫師雜志》編輯委員會神經系統疾病基層診療指南編寫專家組發布:缺血性卒中基層診療指南(2021年)
2022-01-01
。本證據匯總在以上研究基礎上增加術中患者風險評估工具、曲線仰臥位、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預防以及患者轉運時壓力性損傷預防相關證據等,為減少術中壓力性損傷提供科學的實踐指導。
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牙周病患病率仍居高不下,牙周炎仍然是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早期規范化檢查患者的牙周健康狀況、確定其病情程度、進行預后的風險評估等尤為重要。中華
疼痛是老年卒中患者常見的癥狀,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老年卒中疼痛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且老年人基礎疾病復雜、并發癥多、功能障礙明顯、易發生不良反應等特點,增加了臨床實踐中疼痛診療的難度。
為推動中國心肺復蘇(CPR)的技術培訓和科學普及,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制定了《2018中國心肺復蘇培訓專家共識》;其形成是以《2016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為總綱,落實心臟停搏(CA)前期的預防、預識、預警"三預"方針,CA中期的標準化、多元化、個體化"三化"方法,以及CA后期的復生、超生、延生"三生"方略等重要策略,并結合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和臨床實踐。本
2022-10-26
盲法是控制偏倚,保證臨床試驗數據客觀性和科學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部分雙盲試驗中,一些研究人員通過接觸試驗用藥品或參與血藥濃度測定等行為可能知曉分組情況而未能使所有研究人員均處于盲態。部分設定了盲態評
卒中是一組急性腦循環障礙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腦功能缺損綜合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兩大類。缺血性卒中即腦梗死;出血性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和復發率高等特點。2008年公布的我國居民第3次死因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腦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國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卒中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給患者及其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已經成為我國重大的公共衛生
2023-12-20
本文對這部分推薦進行解讀,并對其中與英國國家卒中臨床指南2016版相比的更新要點進行重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