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7
2019年10月,韓國神經腫瘤學學會(KSNO)發布了成人WHO Ⅱ級腦膠質瘤指南,建議成人WHO Ⅱ級腦膠質瘤患者應根據腫瘤分子和組織學特點,通過最大程度的手術切除進行治療,如果可行可在術后進行放療和/或化療。
2018-12-18
對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或輕型缺血性卒中患者,24h內接受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與阿司匹林單藥治療相比,能否更能減少卒中復發和死亡率? 就該問題,近日,BMJ雜志發表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雙重抗血小板治療治療高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急性輕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臨床實踐指南》。指南推薦,對于急性輕型缺血性卒中或高危TIA患者,應在癥狀發作后24小時內盡快給予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雙聯抗
2018-10-29
鈍性腦血管損傷(BCVI)是頸動脈/椎動脈的一種非穿透性損傷,可能卒中發作。該類患者的篩查,治療以及隨訪的適應證沒有明確的建議,本文主要針對鈍性腦血管損傷(BCVI)患者的篩查、診斷、治療以及隨訪等相關臨床問題提出指導建議。
2018-01-30
本文共提出了30條建議,包括5條循證建議進而25條共識建議,以指導顱腦損傷后言語,語言進而吞咽障礙的管理。
2017-07-12
卒中康復中最難的臨床問題是“患者的潛在康復能力是什么?”和“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示,其最佳康復策略是什么?”沒有回答這些問題,醫生很難針對治療的內容和重點做出決定。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針對卒中康復標志物提供最新共識建議。
2017-05-08
該指南于2015年底由德國科學醫學院發布,指南概述了顱腦損傷患者的診斷和護理的相關內容,涉及顱腦損傷的癥狀和體征,事故現場急救措施,入院后急救管理,治療和顱腦損傷后的長期管理。
2017-04-20
為了總結近期(<12周)發作的腰痛以及腰椎神經根病變患者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由兩個多學科工作組基于GRADE分級方法制定了該指南,共提出了16條循證建議和4條共識。
2017-03-01
大腦后部皮質萎縮(PCA)的三類分級框架主要包含相關綜合征水平和疾病水平的描述,主要用于許多不同研究背景下。三級分類系統為臨床醫生,學者,評論人員和研究作者等提供了一個標準。
2016-12-01
2016年12月,未破裂腦動靜脈畸形的治療共識會議在意大利米蘭召開,會議專家組針對未破裂腦動靜脈畸形的治療共達成了7條共識建議。拓展指南:[[腦動靜脈畸形|5]]
2016-09-01
多奈哌齊23mg是一種有價值的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方法,尤其是針對晚期疾病患者,亞太專家組重點介紹了患者的選擇,藥物劑量逐步升級策略以及適當的監測和心理咨詢等。
2023-03-09
在缺乏基于證據的建議的情況下,PAP 的使用受外科醫生經驗的指導,并導致抗菌物質的異質性使用。在這項工作中,我們總結了當前關于 PAP 使用的科學文獻,并根據與手術和患者相關的風險因素提出了建議。
2021-09-28
結直腸癌 (CRC) 是北美、西歐和巴西的第三大癌癥病因,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大約 30% 的 CRC 病例對應于位于直腸的腫瘤,需要復雜的多學科治療。
2021-01-30
肝內膽管癌是一種原發性肝癌。近年來,該病發病率在國內外呈明顯上升趨勢。因發病隱匿,侵襲性強,且缺乏有效治療方法,肝內膽管癌預后極差。國家科技部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課題專家組基于國內外本領域研究獲得的循證
2020-12-09
腹腔化療是高選擇性的區域化療,主要用于治療腹膜的原發和繼發腫瘤及并發癥。通過腹腔內應用化療藥物,能使高濃度藥物直接與腹腔內腫瘤組織接觸,并降低進入體循環的化療藥物濃度,減少毒副作用,同時與熱療協同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