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
發布日期:2015-11-16 英文標題: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2015 edition) 制定者: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 出處: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6, 32(3): 411-419 內容介紹: 為規范膽囊癌的診斷和治療,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
2015-03-01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發病率逐年增加,為了規范慢性胰腺炎的診斷和治療,提高多學科綜合診治水平,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對2008 年制定的《慢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討論稿)》予以修訂。本次修訂在原版本基礎上,參照國際相關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依據流行病學資料、循證醫學證據和臨床基礎研究結果,結合近年來國內外在慢性胰腺炎診治領域的進展,經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
2015-01-01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于2000 年制定了我國《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草案》,在2004 年召開的第十屆全國胰腺外科學術研討會上,重點討論了該草案的增補和修訂內容,2006 年更名為《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同年11 月經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全體委員會議集體討論通過,并于2007 年發布。自該指南發布以來,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規范化診治取得
2014-12-01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人臨床表現多樣,診療措施較復雜且周期較長,建議在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模式下進行,由胰腺外科、內分泌科、影像診斷科、內鏡、腫瘤內科、介入科、病理科和護理等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并貫穿病人診治的全部過程。根據病人的基礎健康狀況、激素分泌相關臨床癥狀和腫瘤分期、分級等信息,以循證醫學為基礎,個體化地應用多學科及多種治療手段,以獲得最
2014-11-01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結合近年來國內外在胰腺癌診治領域的進展,對2007 年制定的《胰腺癌診治指南》進行修訂,以更好地與國際指南及標準接軌,便于學術交流及總結。
2021-02-05
自2019年12月首例冠狀病毒病(COVID-19)報告以來,盡管經過多因素的努力,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仍在成倍增加。雖然近10年來,人們做出了各種嘗試,以提高體外膜氧合(ECMO)治療的證據水平,但對
2019-12-08
促進術后恢復(ERAS)的概念最早于1997年在丹麥提出,本文主要基于文獻綜述,針對促進肺外科術后恢復的圍術期管理策略提出共識建議。
2019-12-07
胸腔鏡下肺大葉切除術中出血是最嚴重的安全問題。本文主要針對胸腔鏡肺部手術期間出血的管理提出共識建議,共涉及7種情況。 胸腔鏡下肺大葉切除術中出血是最嚴重的安全問題。本文主要針對胸腔鏡肺部手術期間出血的管理提出共識建議,共涉及7種情況。
2021-10-01
腹腔鏡技術應用于結直腸癌手術迄今已歷30年,其中以超聲刀為代表的能量器械的應用,是術中分離、解剖、游離、止血等基本操作得以安全有效實施的重要基礎。
2021-10-01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最新癌癥數據庫報告,2020年我國約456.9萬新發惡性腫瘤,其中約55.5萬為結直腸癌。
2021-10-01
吲哚菁綠(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種生物相容性好的近紅外光造影劑,可被波長750~800 nm外來光所激發,發射出波長更長的近紅外光,從而實現組織和器官顯影。
2020-03-20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在湖北武漢及全國各地爆發,在多個國家和地區也出現了大量確診及疑似病例。鑒于其廣泛的傳染性與致病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于2020年1月20日將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