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目的 總結川崎病隨訪管理的最佳實踐證據,為延續護理提供證據支持。方法 應用循證護理方法,按照“6S”證據模型,通過計算機檢索喬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證中心數據庫、
2022-11-30
抽動障礙(tic disorder, TD)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均為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約半數TD患兒
2022-12-28
目的評估兒童癲癇持續狀態驗嚴重程度評分(STEPSS)在癲癇持續狀態(SE)兒童中的預測價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該院急診搶救室和兒童重癥監護室符合SE診斷標準的兒
2022-09-10
從建立靜脈治療團隊、執行疼痛評估、選擇血管可視化技術、應用非藥物干預措施、置管前使用麻醉藥物、鼓勵父母參與、護士參加在職繼續教育7個方面共提取最佳證據14條。結論:兒科護士應充分考慮每一條證據是否具有

2023-11-02
本文通過對3例典型病例sIgE結果的案例解讀,分別闡述了sIgE動態變化、sIgE假陰性檢出及假陽性檢出的原因及臨床意義,為過敏原特異性IgE合理應用提供了實踐依據。
2023-10-06
文章對《嗜酸細胞性胃腸道疾病命名國際共識》制作背景、制作過程和主要內容進行介紹,并簡要介紹我國兒童EGIDs診治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期臨床醫生能了解該共識的相關內容,做到規范診斷。

2023-06-25
住院患兒因診斷和治療需要在醫院各科室間進行轉運,雖然轉運過程只有幾分鐘至十多分鐘,但卻存在著影響患兒預后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風險。
2023-01-12
分析ABO以外不規則血型抗體導致的新生兒溶血病(ABO-HDFN)的抗體特異性分布特征、實驗室檢測情況及其與臨床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12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送檢的非ABO-HDFN病例為
2022-12-07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5歲以下兒童后天獲得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KD的臨床表現包括發熱、四肢末梢改變、皮疹或卡介苗接種處紅腫、雙側球結膜充血、口唇和口腔改變、頸部淋巴結非
2022-08-26
為應對出現的兒童和青少年猴痘,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發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猴痘的臨床注意事項》。該文件專為服務于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的醫護人員撰寫,以幫助醫護人員規范管理接觸過猴痘(包括人感染猴痘和動
2022-04-01
本研究所遴選的1型糖尿病患兒居家低血糖識別及處理的證據總結內容較為全面具體,護理人員可基于此對居家1型糖尿病患兒和家長進行低血糖識別和處理方面的健康教育, 以及時發現和處理低血糖, 確保患兒安全。
2020-10-30
與成人相比,兒童甲狀腺腫瘤在生物學特性、臨床特點及長期預后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更為重要的是,研究表明針對成人患者的治療措施并不能完全適用于兒童。對于兒童甲狀腺腫瘤患者,治療不足和治療過度均會對其造成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