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
2022年版乳腺癌手術治療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的基礎上進行的修訂,JBCS指定的外科專家討論了五個領域:乳腺手術、腋窩手術、乳房重建、復發性和轉移性乳腺癌的手術治療以及其他相關主題。
2023-06-30
《重癥肌無力外科治療中國臨床專家共識》于2022年發表。該文圍繞重癥肌無力的臨床分型、手術基礎、術前準備、手術適應證、手術方式和療效評價等方面進行了解讀。
2023-01-01
為指導術中規范、有效地止血,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肝臟外科醫師委員會組織我國肝臟外科領域的部分專家,基于現有的循證醫學證據,結合最新臨床實踐經驗,采用德爾菲法,經過反復多次討論和修改,制定本專家共識
2022-09-17
頸動脈狹窄閉塞性疾病的外科干預是腦卒中三級預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歷經數十年的實踐積累,顱外頸動脈血運重建的技術與理念都有了顯著地提升,在此期間,全球相關指南經歷過幾次重大更新,對本領域的規范與進步發揮
2022-05-18
本篇專家共識以吻合器為例,旨在為器械管理者基于價值的工作實踐提供參考,為臨床技術發展和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奠定管理上的科學依據。
2022-01-30
圍手術期血糖水平異常現象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較多關于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血糖管理指南,但對于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血糖異常情況尚未有規范的管理方案。
2021-05-30
隨著胃癌外科的發展,在保證手術治療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保留殘胃功能、減少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是患者的期望和醫師的追求。功能保留胃切除術(FPG)理念的出現,標志著胃癌外科的發展進入了更加個體化、
房顫外科治療是以直視手術方式進行心房組織電隔離的方法,因其產生的消融線具有良好的透壁性及完整性,具有導管消融無法比擬的優勢,對于非陣發性房顫的良好療效已得到公認。由于房顫外科手術在原發病病因、手術方法
布–加綜合征(BCS)是一種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的難治性疾病,為指導和規范BCS的外科治療,經多次討論、研究手術步驟及要點并進行深入探討與系統總結,同時結合國內外文獻就BCS的術前診斷、外
2020-10-30
外科手術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重要治療手段,其術后定期隨訪是早期發現和治療腫瘤復發轉移或第二原發腫瘤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預后。本共識旨在完善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后隨訪方案,為負責非小細胞
2020-04-30
重癥肌無力(MG)是乙酰膽堿受體抗體介導的、細胞免疫依賴和補體參與的神經肌肉接頭(NMJ)處傳遞障礙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與胸腺病變密切相關,故除內科治療外,胸腺切除術是治療MG的一種重要方式。本文通
2019-10-30
加速康復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 是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的圍手術期優化措施,有助于減少手術應激與炎癥反應,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提高患者圍手術期安全性和舒適性。ERAS 相關優化臨床措施需外科、麻醉科、護理、營養等多學科通力協作。 日間手術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床位周轉率得到了極大提高。ERAS 理念下的麻醉管理為日間手術安全、舒適和高效發展
2018-11-30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并不常見,約占所有尿路上皮癌的5% ~10%,其中腎盂癌約為輸尿管癌的2倍。初診時約有17%患者合并膀胱癌,術后22%~47%患者繼發膀胱癌,2%~6%出現對側上尿路復發。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初診時約60%為浸潤性腫瘤,遠高于膀胱癌的15%~25%。其高發年齡段在70~90歲,男性發病率為女性3倍。外科治療是UTUC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包括保腎手術、根治性腎輸尿管切除術、淋巴
2018-07-31
盡管有許多管理手術患者貧血的指南,但在術后貧血和缺鐵診斷和治療方面確沒有實用的指導指南。本文主要針對外科手術后貧血的管理提出建議聲明,涉及手術患者鐵缺乏和貧血的診斷,適合治療患者的識別,以及實際管理和隨訪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