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5
院內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7.8mmol/L,若血糖水平持續而明顯地高于此水平則提示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治療。造成高血糖的原因既可以是由于已知的 或未診斷的糖尿病,也可以是由于急危重癥所致的應激性高血糖。不論高血糖的原因如何,也不論患者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血糖均會增加住院患者的并發癥和死亡風險。
2016-12-20
為了滿足女性需求,順應形勢發展,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領導決策,在2014 年9 月18 日成立了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女性生殖整復分會。2 年來,在相關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女性生殖整復分會引領全國婦產科相關人員積極開展了女性生殖整形、功能康復等技術,展開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局面。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引領學術發展,規范臨床診療,端正學術思想,經過女性生殖整復分會常務理事會多次集體討論,對于女性生殖整復的定義和內涵初
2022-07-29
在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精神分裂癥協作組的組織下,聯合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由13位精神科及全科醫學專家組成本共識專家組,基于循證醫學證據、國內外指南與共識、專家經驗、我國社區的特征,解決社區長效針
2021-06-20
黏多糖貯積癥(MPS)Ⅱ型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的罕見病,由IDS基因變異導致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活性缺乏,造成硫酸皮膚素和硫酸類肝素在各組織器官的溶酶體中貯積,引起細胞和組織結構、功能改變,進而導
2021-05-15
黏多糖貯積癥(MPS)ⅣA型是由于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缺乏,進而影響溶酶體內硫酸角質素和軟骨素?6?硫酸酯降解的一種溶酶體貯積癥。早期識別MPS ⅣA型患者的臨床特征和早期診斷對于提高疾病治
2021-03-20
兒童體格發育是連續而復雜的生物學過程,體格生長發育問題的規范化診治是兒科臨床實踐的重要基礎。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兒童保健學組與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組織專家共同撰寫“兒
2020-06-30
1型糖尿病(T1DM)是危害兒童健康的重大兒科內分泌疾病,我國兒童T1DM發病率快速增加且低齡化趨勢明顯。T1DM發病越早,慢性并發癥導致的死亡風險就越大,患兒平均預期壽命減少約12年。我國兒童T1D
2020-06-30
隨著對兒童青少年期生長激素缺乏癥認識的不斷深入,青春后期到成年的過渡期生長激素缺乏癥(TGHD)的重新評估、診斷和治療日益引起兒科臨床醫生的關注。重組人生長激素仍然是TGHD治療的首選藥物,但治療的目
2020-03-15
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是目前我國面臨的最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兒童糖尿病患者也在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易感人群之列。疫情防控管理后的交通問題增加了兒童糖尿
2019-07-25
隨著對糖尿病發病機制認識的深入,以單基因糖尿病為主的特殊類型糖尿病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單基因糖尿病變異占兒童糖尿病的1%~6%,但大多數單基因糖尿病在早期易被誤診。分子遺傳學檢測是確診單基因糖尿病的首要方法,為進一步規范中國兒童單基因糖尿病的診斷、分型、治療、隨訪、并發癥和合并癥的評估及防治,由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組織專家討論,并參考國內外的最新指南,同時結合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
2019-06-30
性發育異常(DSD)是染色體核型、性腺表型以及性腺解剖結構不一致的一大類遺傳異質性疾病的總稱。DSD表型繁多、病因復雜,診療隨訪涉及多學科的通力合作,臨床診療對團體的要求較高。為了規范和提高兒科內分泌專業醫生DSD的診治水平,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組織專家就此進行了深入討論,制定本共識,以供臨床參考。
2018-07-20
目前我國尚無兒童NAFLD診療指南,為規范我國兒童NAFLD的診斷與治療,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消化學組、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青春期醫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在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及診療指南基礎上,根據循證醫學的原則制定本共識。本共識旨在幫助兒科醫師對NAFLD進行規范診治,臨床上尚需結合患兒病情及診治經驗制訂合理的診療方案
2018-07-20
甲基丙二酸尿癥(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又稱甲基丙二酸血癥,是我國最常見的有機酸代謝病,其中約70%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合并型MMA),30% 為單純型MMA。甲基丙二酰輔酶A變位酶(methylmalonyl coenzyme A mutase,MCM)缺陷是單純型MMA的主要病因。參與腺苷鈷胺素轉運和合成的cblA、cblB、cblH及甲基丙二酰輔酶A異構酶缺陷
2018-06-10
Turner綜合征(Turner syndrome)即特納綜合征,又稱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綜合征,是由于全部或部分體細胞中一條X染色體完全或部分缺失,或X染色體存在其他結構異常所致。其發病率為1/2 000~1/4 000活產女嬰,是常見的人類染色體異常疾病之一。Turner綜合征的典型臨床表現為:身材矮小、性腺發育不良、具有特殊的軀體特征(如頸蹼、盾狀胸、肘外翻)等。典型Turner綜合征易于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