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癌癥支持療法多國學會(MASCC)發布了晚期癌癥患者便秘的管理建議,專家組共提出15條推薦,內容涉及便秘的評估,治療和再評估。為晚期癌癥便秘的治療提供指導。
2017-11-20
多發性骨髓瘤(MM)是骨髓中漿細胞系異常增生的惡性疾病,其能產生異常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骨骼破壞、貧血、腎功能損害和免疫功能異常。MM占所有腫瘤的1%,在血液系統腫瘤中占第二位,診斷時中位年齡約70歲,發病率與人種相關,黑人發病率最高,亞洲人群較低。隨著更新、更有效治療方案的應用,MM的5年生存率已由1975年的25%提高至2003年的34%。 腎臟受累常見,根據腎損傷定義的不同,MM
2016年,癌癥支持療法多國學會(MASCC)聯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更新發布了放化療相關性惡心嘔吐以及晚期腫瘤患者惡心嘔吐的預防指南。文章主要內容包括各種類型放、化療引起的急性和延遲性嘔吐的預防以及止吐藥在晚期癌癥中的應用等。
2016年9月,癌癥支持療法多國學會(MASCC)、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更新發布了放療相關惡心嘔吐的預防建議,放療相關惡心嘔吐是比較痛苦的癥狀,本文主要為2009版放療相關惡心嘔吐共識建議的更新。
2016年8月,癌癥支持療法多國學會(MASCC)聯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共同發布了晚期腫瘤惡心嘔吐的管理共識。該共識建議回顧了現存的關于晚期腫瘤惡心嘔吐管理的文章得出了臨床管理建議,是對2015年止吐劑指南的更新。
2016年8月,癌癥支持療法多國學會(MASCC)聯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共同發布了中度致吐化療惡心嘔吐的治療共識建議,中度致吐化療的分類包括如果沒有應用止吐劑抗腫瘤藥物致吐風險為(30-90 %),本文主要基于最近5年的研究更新止吐建議。
2016年8月,癌癥支持療法多國學會(MASCC)聯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共同發布了關于催吐藥風險分類及抗腫瘤藥物致吐性評估的共識建議,使用以前指南更新相同的框架,抗腫瘤藥物催吐風險分為四類,新的抗腫瘤藥物致吐水平的分類,尤其針對口服藥物。
2016年7月,癌癥支持療法多國學會(MASCC)聯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共同發布了高催吐風險化療惡心嘔吐的預防共識建議,文章主要總結了接受高催吐風險化療的成惡心嘔吐的預防建議,共識建議是對2009年止吐劑共識的更新。
2021年10月,國際多學科介入腫瘤學學會(ISMIO)發布了肝細胞癌經動脈化療栓塞的臨床應用共識聲明。本文由國際經動脈化療栓塞(TACE)專家小組匯集專家意見并總結標準共識。
2016-06-30
新世紀以來,腹腔鏡技術借助其微創優勢,在腹部鈍性傷和刺傷中應用愈來愈多,達13%~49%。但由于存在誤診率高、無法探查腹膜后臟器損傷和氣腹并發癥,以及缺乏大樣本的循證醫學證據、尚未建立相關關鍵技術體系等原因,與腹部疾病相比,其在腹部創傷患者中的應用顯著滯后。有鑒于此,基于國家衛計委2013年批準了衛生行業科研專項“胸腹部創傷腔鏡診療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推廣應用”(201302016),中華醫學會創傷學
2014-02-28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創傷急救與多發傷學組于2010 年1 月在《創傷外科雜志》上發布了“多發傷病歷與診斷專家共識意見”,經過兩年半的應用,收集反饋意見,又組織多次專家討論,現發布2013 版,供同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