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5
糖尿病腎臟疾?。―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疾病(CKD),通常是根據尿白蛋白升高和/或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同時排除其他CKD而做出的臨床診斷。DKD的臨床特征為逐漸進展的蛋白尿、漸進性腎功
2020-12-16
糖尿病是最適宜遠程管理的慢病,新冠疫情使糖尿病遠程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共識針對糖尿病遠程管理存在的關鍵問題提出38 條推薦意見,為糖尿病遠程管理提供初步規范。推薦使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對患者飲食、運動
2020-05-07
臨床上,糖尿病患者出現蛋白尿或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下降, 并不能診斷DKD。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0% ~ 40%的患者才罹患糖尿病腎病,
2020-04-28
糖尿病黃斑水腫(DME)是糖尿病患者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主針對DME的臨床管理提供共識建議,主要內容涉及治療目標,治療選擇,初始治療和評估,隨訪安排和評估標準。
2019-11-18
2019年11月,荒野醫學協會(WMS)發布了糖尿病管理指南,WMS成立專家小組針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治療制定循證指導,主要內容涉及野外糖尿病的識別,預防以及并發癥的管理。
2019-06-3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著“中國實踐,中國證據,中國指南”的原則,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聯合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多學科專家,共同制定此部適應我國糖尿病足現狀的臨床指南,旨在規范我國糖尿病足的預防、診斷與治療。本指南有以下特點:(1)突出臨床實用性;(2)充分納入糖尿病足領域的中國證據;(3)重視早期篩查與管理,強調糖尿病足的預防勝于治
2019-01-30
糖尿病腎臟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疾病(cKD),通常是根據尿白蛋白升高和(或)預估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同時排除其他CKD而作出的臨床診斷。DKD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是終末期腎病的重要病因。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微血管并發癥學組制定了本指南,旨在規范我國DKD的診治。本指南有以下特點:(1)突出臨床實用性;(2)充分納入DKD領域的中國證據;(3)重視早期篩查;(4)強調規范化
2017年5月,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了糖尿病足建議,主要內容涉及糖尿病足的病因和預防,包括:選擇合適的鞋子和鞋墊,早期周圍神經疾病的檢測以及外周動脈疾病的管理等。
2017-05-04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常見并發癥包 括卒中、心肌梗死、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腎臟衰竭等。在歐美國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分別是首位致盲和致終末期腎病的原因,盡早科學開展綜合治療、規范管理、并發癥的監測和及早干預,有利于減少、延緩和控制糖尿病的并發癥,使得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正常生活。梅斯小編整理糖尿病相關指南,供大家參考! 一、預 防 1、AHA/
2017-05-01
1型糖尿病的管理具有一定挑戰性,涉及多種生理和行為管理。定期鍛煉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同樣重要。一些患者缺乏運動,一部分患者則擔心運動帶來的低血糖、血糖控制風險。本文就1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管理要點進行總結,以期帶來疾病管理幫助。
2017-02-21
糖尿病足是導致我國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嚴重慢性并發癥之一,其發病率高,治療困難,花費巨大。目前我國主要是參考國際足病工作組與美國糖尿病足學組制定的指南。但是,由于我國糖尿病足具有自身的特點,因此,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組織全國糖尿病足相關專家起草了糖尿病足診治指南。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可導致患者腎衰竭、失明、截肢和心腦血管事件,致殘率和致死率高,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微循環障礙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發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之一,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改善微循環障礙對于預防、延緩、治療糖尿病各種慢性并發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臨床工作中,對于微循環障礙在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機制的認識尚不充分,相關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欠規范。鑒于此,中國微循環學會糖尿病
2017年1月,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學會(AACE)更新發布了新版糖尿病綜合管理方案共識聲明2017版,主要內容涉及:綜合管理的基本原理,生活方式改變,肥胖,糖尿病前期,非胰島素降糖和胰島素降糖,高血壓的管理,血脂異常的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