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
肺癌的治療是腫瘤學領域的主要挑戰之一,極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可通過手術治愈。不過越有50%以上接受手術治療的NSCLC患者會在5年內復發。
2021-04-27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腫瘤之一,非小細胞肺癌(NSCLC)則是肺癌的主要病理類型,占85%左右。在所有NSCLC患者中,約30%初診時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但目前國內外指南較少關注該類患
2020年7月,歐洲放射腫瘤學學會(ESTRO)發布了小細胞肺癌胸部放射治療的靶區定義指南。放射治療在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小細胞肺癌胸部放射治療的靶區勾畫提供指導建議。
2023-12-06
II/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模式正在迅速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可手術II/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管理提供共識指導建議。

2023-09-28
本文就新版指南對Ⅳ期驅動基因陰性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部分的更新進行解讀并對未來探索方向進行梳理,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
2022年,ASCO推出了IV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系統治療的活的臨床實踐指南,有1個驅動改變和沒有驅動改變2,最近兩者都得到了更新。3-6基于常規文獻搜索(截至2022年11月30日),這
2021-05-15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內科分會組織專家編寫了《埃克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中國專家共識(2021年版)》,希望為埃克替尼規范治療提供參考。?
本共識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版)》的基礎上,由共識專家組組長與執筆作者基于近1年來發表的臨床研究證據,并結合臨床經驗,整理出共識初稿。之后由60名指南撰寫專家組
目前已有3個抗血管生成藥物在我國獲批用于治療晚期NSCLC患者,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 scula 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抑制劑貝伐珠單抗、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8]和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安羅替尼。這三種藥品均已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因此,隨著我國抗血管生成藥物的不斷發展以及藥物可及
2017-07-12
第一代EGFR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主要用于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本文主要針對T790M基因突變檢測的時機提出建議。主要建議內容涉及T790M突變檢測的最佳時機;RGFR受體突變檢測的樣品,T790M突變最有效的檢測方法,三代第EGFR TKI治療T790M突變患者 。
2017-02-27
安大略癌癥治療項目肺癌小組通過回顧性研究文章,專家共識以及內外部審查之后形成該指南。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本文主要針對早期不能手術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療提出2條推薦意見。 拓展指南:[[非小細胞肺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