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為更好地指導臨床上合理、有效地使用鹽酸安羅替尼,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血管靶向治療專家委員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共同組織專家制定了本共識,以供同道借鑒參考。本共識將隨鹽酸安羅替尼新研究成果的不斷問世適時更新。
2016-06-01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致癌基因,加拿大腫瘤專家主要支持一下共識:所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該接受ALK重排檢測,隨著患者對第一代ALK抑制劑耐藥出現,考慮應用第二代ALK抑制劑。
2016-11-02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抗血管生成治療已逐漸成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標準治療手段,但國內尚無專門針對肺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療藥物使用的指南或專家共識。因此,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學組、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共同組織國內呼吸領域近150位肺癌專家撰寫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呼吸領域專家共識(2016年版)"(以下簡稱"共識"),以推動我國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療藥物的合理使用,促進肺癌的治
2021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更新了早期和局部進展非小細胞肺癌指南,指南更新了新的治療建議,主要內容涉及診斷、分期、系統和局部治療。
本共識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版)》的基礎上,由共識專家組組長與執筆作者基于近1年來發表的臨床研究證據,并結合臨床經驗,整理出共識初稿。之后由60名指南撰寫專家組
目前已有3個抗血管生成藥物在我國獲批用于治療晚期NSCLC患者,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 scula 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抑制劑貝伐珠單抗、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8]和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安羅替尼。這三種藥品均已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因此,隨著我國抗血管生成藥物的不斷發展以及藥物可及
2017-07-12
第一代EGFR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主要用于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本文主要針對T790M基因突變檢測的時機提出建議。主要建議內容涉及T790M突變檢測的最佳時機;RGFR受體突變檢測的樣品,T790M突變最有效的檢測方法,三代第EGFR TKI治療T790M突變患者 。
2016年10月26日,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發布osimertinib用于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GFR T790M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TA416)技術評估指南。
2020-04-27
2020年4月,加拿大安大略癌癥治療中心(CCO)發布了晚期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系統治療流程共識。晚期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近期報道了多種治療方法,并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臨床問題。本文主

2023NICE發布技術鑒定指南:Selpercatinib用于治療RET融合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主要內容涉及Selpercatinib推薦意見及信息,使用劑量、臨床需求、價格等。
2024-07-31
本文主要提出了識別和治療晚期ALK陽性NSCLC患者中與洛拉替尼相關的最相關不良事件的具體和實用策略。
2016-11-30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學組和中國肺癌防治聯盟組織國內呼吸領域肺癌專家撰寫“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呼吸領域專家共識”(簡稱“共識”),以期推動我國抗血管生成治療藥物的合理使用,進一步提高我國肺癌規范化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