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癡呆是一項嚴重的世界性公共衛生難題,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其發病率逐漸升高。癡呆發病較為隱匿,以臨床癥狀為特征的診斷框架在實際操作中效能較低,影像學標志物證據引入診斷系統使癡呆診斷的準確性大幅度
2021-11-25
目前,全世界約有癡呆患者5000萬例,截至2050年預計達1.52億;醫療衛生投入每年約8180億美元,占全球生產總值的1.1%。
2020-01-28
目前國際上對下肢淺靜脈曲張的發病機制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論,但相對一致的認同是: 軸向靜脈的靜脈瓣膜功能障礙所致靜脈壓升高、瓣膜返流和淺靜脈管腔擴張,導致靜脈迂曲隆起、滲出液進入周圍皮下組織,進而引發一系列臨床表現。導致下肢淺靜脈曲張的原因包括先天性靜脈瓣膜功能缺陷、原發性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以及繼發于下肢深靜脈血栓、髂靜脈卡壓綜合征等。由繼發性原因導致的下肢淺靜脈曲張,需以原發病的治療為重點,其診療
2017-03-29
微生態學分會兒科學組依據牛津循證醫學中心(OCEBM)臨床證據水平分級與推薦意見強度的標準,對近10年來國內兒童使用的益生菌臨床應用文獻進行了系統的檢索評價,以此制定了針對國內使用的益生菌在兒科應用的循證臨床實踐指南。
2023-08-15
特制定《頸動脈體瘤圍手術期顱神經損傷癥狀評估專家共識》,融合了臨床醫療、護理、康復專家的建議,結果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和權威性,可為臨床醫務人員開展頸動脈體瘤患者顱神經損傷癥狀的評估提供參考。

2023-04-15
共識系統闡述了開放手術修復、腔內及雜交手術修復TAAA、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治療,就涉及內臟動脈分支重建的復雜TAAA的治療方式做出推薦,以制定促進TAAA修復的同時重建內臟動脈血運的最佳決策。
2022-01-15
外套式剝脫導管剝脫大隱靜脈主干在臨床應用已有5年時間,為規范外套式剝脫導管治療大隱靜脈曲張主干的操作流程,經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專家多次討論,就該術式具體細節進行深入探討,并結合該疾病
2021-12-20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內分泌外科學組先后發布2008 版和2016 版《乳腺疾病腔鏡手術技術操作指南》。該指南的發布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促進中國乳腺腔鏡手術技術的普及和提高。
2021-08-07
下肢淺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表現,以小腿淺靜脈曲張最多見,多發于大隱靜脈,可由多種不同疾病引起。對原發性下肢淺靜脈曲張的規范評估和治療有利于中斷病程,改善預后。
2021-04-20
基于研究及國內外指南和專家共識,所有疑診晚期EOC患者均需由婦科腫瘤專家進行評估以決策初始治療的選擇,同時要嚴格把握NACT的應用指征。

2025-01-13
明確了在不同階段針對的目標病原體及推薦檢測方法,為提高新發突發呼吸道傳染病的診斷能力提供了指導建議和參考依據。
2022-12-30
納米刀手術及圍手術期可能會發生相對特殊的護理問題,區別于其他手術圍手術期護理管理,這些問題國內尚無標準及共識,特召集國內相關領域專家討論制定有效的預防管理措施,形成本共識,供臨床參考。
2022-09-15
萊姆病是一種經蜱叮咬傳播由伯氏疏螺旋體感染所致的人獸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溫帶和亞熱帶地區。該病系全身性疾病,可影響皮膚、關節、神經系統和心臟等多種臟器。萊姆病臨床表現多樣,診斷困難,易造成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