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本研究總結的關于預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最佳證據可為臨床實踐提供循證依據。在臨床應用中還應結合醫院條件、病人意愿及專業判斷,進一步完善相關護理措施。
2024-01-05
鑒于我國近期缺乏有關心肌炎的指南性文件發布,本文擬結合最新的心肌炎研究進展,對2023年JCS指南進行要點解讀,希望引起我國對心肌炎感興趣臨床醫師的關注,共同提高心肌炎診斷和治療水平。
2022-12-20
本文是JSNMT發布的標準化心肌灌注SPECT成像1.0指南,提出了心肌灌注SPECT參考圖像的具體采集和圖像重建條件及顯示方法。
心肌橋(myocardial bridging)是一種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心肌橋的檢出率依據不同檢查方法而各異,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可以無癥狀,也可以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或猝死等。目前該疾病的精準檢查
2021-09-01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心電及心功能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分會和中國心衰中心聯盟專家委員會共同組織全國相關專家制定本共識,目的是規范改善心肌代謝和能量供應藥物在心衰及相關疾病中的使用。
2021-04-0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通常多為在冠狀動脈不穩定斑塊破裂、糜爛、侵蝕及內皮損傷基礎上繼發血栓形成而導致冠狀動脈急性、持續、完全閉塞,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
2020-09-20
2020年9月,韓國心肌梗死學會(KSMI)發布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藥物治療專家共識,本文主要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藥物治療的相關內容提供專家共識指導。

2024-06-23
心肌炎是一類以心肌炎癥為特征的疾病,本指南擬圍繞臨床核心問題,總結梳理心肌炎病因、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法等,并給出推薦意見,以期指導臨床實踐。
2018-08-25
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義相比2012年版,增加了一些新的概念,例如將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與心肌損傷(myocardial injury)區別開來;使用心血管磁共振來定義心肌損傷的病因。對一些概念進行了更新,例如1型心肌梗死,強調了斑塊破裂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的因果關系;強調檢測高敏肌鈣蛋白的益處等。
2017-09-30
心肌炎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性損傷所導致的心臟功能受損,包括收縮、舒張功能減低和心律失常。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和毒素/藥物毒性3類,其中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病原體以病毒最為常見,包括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B病毒)、腺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由于暴發性心肌炎隨機研究資料極少,目前尚無規范的救治方案,鑒于其病死率極高和危害嚴重,迫切需要系統分析現有文獻及結合系統的
2025-06-02
本文主要針對心肌炎后再使用氯氮平和氯氮平相關性心肌炎的預防、篩查和監測提供共識指導。
2024-04-15
本文對該指南的重要推薦更新進行逐一解讀,以期提高暴發性心肌炎臨床救治的規范性和時效性,提高該類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的挽救暴發性心肌炎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