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
2011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及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組織發表了《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在積極應對心血管病帶來的嚴峻挑戰,指導我國臨床心血管病的預防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仍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大約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發病率及患病率持續增長,已經給我國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及經濟負擔
2017-03-09
日本循環學會(JCS)聯合日本治療藥物監測學會((JSTDM)聯合發布了心血管藥物血藥濃度監測指南。藥物治療原則是治療效果最大化的同時不良反應最小化,本文主要描述了如何合理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從而確保臨床安全有效的應用心血管藥物。
無創性動脈粥樣硬化檢測已成為心血管病危險因子評估、風險分級及預防策略制定的重要輔助手段?,F有的兩種無創性動脈粥樣硬化檢測方法分別為頸動脈成像和肱動脈反應性檢測,而這兩種檢測方法都是以超聲為基礎的。頸動脈成像這一檢測方法的測量標準已達成許多共識,在具體操作的細節方面也有相關標準。本文介紹了無創性血管超聲在心血管危險分級中的臨床應用。
2017年7月,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發布了行為咨詢促進沒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人群健康飲食和體力活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建議聲明,本文是對2012版建議聲明的更新。
鑒于混合成像的變革潛力,歐洲核醫學協會(EANM)和歐洲心血管影像協會(EACVI)合作起草了一份全面的共識文件,概述了心血管混合成像的最新應用、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2024-09-30
旨在規范基層醫療機構對CMD的綜合診療行為,包括危險評估、早期診斷、代謝控制、分級轉診和全病程管理等內容,實現CMD防控關口前移,以降低ASCVD事件發生。
2023-03-15
對2022年10月之前發布的心血管疾病中醫藥診療指南/共識共80部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相關指南/共識根據內容可分為疾病診療指南/共識50部(62.5%)、中成藥應用指南/共識30部(37.5%);2
2023-02-25
我國兒科患者心血管植入性電子器械(CIEDs)遠落后于我國成人領域及國外兒科領域。兒科患者CIEDs具有特殊性,為進一步在我國規范和推廣兒科患者CIEDs的應用,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組織相關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