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2022年5月,抗凝論壇(Anticoagulation Forum)更新了COVID-19流行期間的血栓栓塞預防和抗凝治療指南。血栓栓塞是住院COVID-19患者常見的致命性影響,一些專家共識和指南
2021-12-24
心肌病是年輕人心臟性猝死的首要原因,也是心臟移植的主要病因。我國心肌病發病人群總數龐大,危害嚴重。心肌病因其特殊的結構特征,血栓/栓塞風險顯著增高。而高危血栓風險心肌病患者的抗凝藥物使用明顯不足。
抗凝對于多數兒童和成人體外膜氧合(ECMO)患者來說是必要的,目的是防止循環凝血。其常見副作用是出血。本文主要針對成人和兒童ECMO抗凝提供實用指導。
2016年10月,英國血液學標準委員會(BCSH)發布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療圍術期管理指南。 指南主要針對服用華法林和其他維生素K拮抗劑患者,直接口服抗凝劑患者,抗血小板治療患者圍術期的管理提供推薦意見。
2024-09-20
本共識緊密圍繞口服抗凝藥物治療管理的全過程進行闡述,包括信息收集、適應證與禁忌證的評估、血栓和出血風險評估、藥物選擇與劑量調整、計劃實施及后續跟蹤隨訪等,以期為規范管理服用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提供參考。
2019-10-30
抗凝(栓)門診是通過藥師和醫師的合作,對接受抗凝治療患者進行系統、規范、全面的指導與治療,以規范使用抗凝藥物,提高抗凝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依從性的多學科合作形式。抗凝(栓)門診的作用包括:(1)協助臨床醫師和患者從越來越多的抗凝藥物(包括華法林)中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和劑量;(2)通過規范的長期監測,將患者的嚴重出血并發癥風險降至最低;(3)提高患者依從性,避免血栓并發癥。國內已有多家醫院開設了抗
本指南旨在利用觀察數據、妊娠外證據和專家意見提出建議,以解決妊娠、分娩和產后不同階段的關鍵風險。雖然不能推薦單一的抗凝策略,但確定了關鍵風險并提出了優化當前管理方案的建議。
2013-01-14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長期抗凝治療一直是臨床中的重要問題。盡管新型抗凝藥物研發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并已經或即將上市,但是華法林作為最古老的口服抗凝藥物仍然是需要長期抗凝治療患者的最常用藥物,包括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級和二級預防、心房顫動血栓栓塞的預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換術和心腔內血栓形成等。華法林在上述領域積累了大量的臨床證據,目前全球有數百萬患者在使用華法林。非瓣膜病心房顫動研
2012-04-06
心房顫動(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據2004年所發表的數據,我國30歲至85歲居民中房顫患病率為0.77%,其中8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達30%以上[1,2]。血栓栓塞性并發癥是房顫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而腦卒中則是最為常見的表現類型。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每年發生率(約5%)是非房顫患者的2~7倍[3-6]。預防卒中的新發與復發應成為房顫患者綜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內容。越來越多的研
2025-02-28
本文對《BC指南》的內容進行解讀,并與2024年我國發布的《直接口服抗凝藥合理用藥和處方質量評價藥學建議》進行對比,以期指導DOACs的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