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措施之一。《母嬰保健法》及其實實施辦法已明確規定醫療保健機構應逐步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并將其列入母嬰保健技術服務項目。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在北京、上海開展苯丙酮尿癥和甲狀腺功能減低的篩查,到目前新生兒疾病篩查已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幾年來,為減少聽力缺陷,我國將新生兒聽力篩查也列入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為規范新生兒篩查工作
2022-10-14
新生兒常見突發性臨床惡化和心肺不穩定,被稱為新生兒猝死。本文主要介紹了床旁超聲檢查用于新生兒猝死的系統評估的相關內容。
2025-04-23
該研究總結了NICU新生兒聲音干預的相關證據,醫護人員應結合NICU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證據,制訂并實施科學的聲音干預方案,進一步提高重癥新生兒護理質量。
2023-01-19
該指南針對新生兒疼痛的分類及定義、常見致痛源、疼痛評估原則、疼痛評估方法、鎮痛原則、非藥物鎮痛方法、藥物鎮痛方法、家屬參與疼痛管理方法,以及疼痛管理記錄方法9個臨床問題,基于最佳證據和專家共識形成了

2022-11-01
緊急分娩是任何急診科都可能發生的高風險、低流量的情況。即使在計劃分娩和分娩的情況下,也可能需要意外的新生兒復蘇。本文的目的是描述NRP第8版中基于證據的新生兒復蘇新變化。
2021-07-15
新生兒皮膚屏障功能弱,極易受損而導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增加死亡風險。保護新生兒皮膚完整性、預防皮膚損傷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該指南基于國內外相關證據,采用證據推薦分級的評估、制定與評價
2019-08-28
2019年8月,法國新生兒學會(SFN)發布了新生兒衛生和局部用藥建議,足月和早產兒接受衛生護理和局部用藥治療。本文主要針對新生兒衛生和局部用藥的相關內容提供指導建議。
2019-01-30
振幅整合腦電圖(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是評價新生兒腦功能的重要電生理手段,可以用于新生兒腦發育的評價、腦損傷診斷及預后評估,亦可用于新生兒驚厥的監測,但目前臨床應用尚缺乏統一方案。本共識主要包括aEEG的應用指征、具體檢查操作方法及結果判讀標準,以規范aEEG在新生兒腦功能監護中的臨床應用。
2018-09-30
新生兒時期的兒童眼底病很多,包括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R O P ) 、新生兒眼底出血、視乳頭水腫、永存性原始玻璃體増生癥、視神經萎縮、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母細胞瘤、弓形蟲病性視網膜脈絡膜炎等。 針對目前我國新生兒眼底篩查現狀, 結合近期新生兒眼底篩查研究新進展,我們對于新生兒眼底篩查檢查達成共識。
2017-03-30
自2002年發表“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診療常規(草案)”以來,該病的診治已有較大的進展;為進一步規范診治,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和指南,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和《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