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20
本指南更新了慢性活動性EB病毒病的診斷標準,建議全血中EBV DNA載量≥為10,000IU/mL作為CAEBV的診斷值,推薦治療方案如造血干細胞移植和化療控制疾病活動。

壞疽性膿皮病(PG)是一種罕見的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本文為2022年日本PG臨床實踐指南英文版,主要內容涉及PG的臨床表現、發病機制、輔助檢查和治療方法等。
為了規范化地開展IBD 營養診療,由中華醫學會腸內腸外營養學分會主任委員石漢平教授和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炎癥性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明松教授牽頭,組織了60 余位來自消化內科、消化外科、營養科、兒科和中
2019年7月,美國胃腸病學院(ACG)發布了遺傳性血色病管理指南。遺傳性血色病(HH)是因鐵吸收增加導致機體組織內鐵含量過多的遺傳性疾病,呈常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目前在HH的診斷,管理以及治療方面有最新的進展,本文主要針對HH臨床管理的各個方面提出實踐指導建議。
2011-04-01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感染性疾病協作組參考2006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制定的“細菌性陰道病診治指南”,同時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經過協作組成員兩次討論、兩次網上征求意見,歷時兩年后定稿了“細菌性陰道病診治指南(草案)”和“滴蟲陰道炎診治指南(草案)”,以期有助于臨床醫師的工作。細菌性陰道病診治指南(草案).pdf
2020-03-24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結核病綜合指南,本文主要為該指南的第一部分結核病的預防性治療指南。本文主要針對結核病的預防性治療提出了18條推薦意見。
2020-08-11
2018年日本血液學會(JSH)血液惡性腫瘤—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管理,本文為.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腫瘤的管理指南。全文共針對12個臨床問題提出指導建議。
本文主要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監測和治療管理提供了最新的、全面的的循證建議。
2016-02-15
功能性胃腸病(FGID)羅馬專家委員會對相關的診斷標準進行了修訂,并于2016 年正式在《Gastroenterology》雜志上刊發兒童FGID羅馬Ⅳ標準。該標準主要包括新生兒/嬰幼兒、以及兒童/青少年兩部分內容。
2020-03-30
病理在IBD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作用受到廣泛關注,但仍存在觀念、認識和實踐上的問題和誤區。本專家建議強調腸道炎癥性疾病的病理診斷思路應從識別病變模式出發,每種模式提示一類可能的鑒別診斷。慢性腸炎是IBD
2017-06-30
中國侵襲性真菌感染工作組結合國際學術界指南的更新、中國大樣本流行病學研究等最新進展,相應制定、更新了我國“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和治療原則”(后文簡稱IFD 指南)。現對我國新修訂版指南中關于未確定IFD 的概念、影像學診斷和診斷驅動治療策略的內在邏輯和臨床意義進行解讀。
2020-12-15
由國內多家單位參與的首部《炎癥性腸病外科治療專家共識》于2020年7月刊出,這對于擴大我國IBD 外科醫師群體、提升外科診療水平、提高規范化治療的層次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2020-03-22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結核病的綜合指南,本文為該指南中關于結核病的系統性篩查部分內容。文章對結核病的系統性篩查共提出了17條推薦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