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4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許多疾病基礎上,致病因素損傷微血管體系,導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繼發纖溶亢進,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環衰竭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在DIC發生發展的過程中涉及到凝血、抗凝、纖溶等多個系統,臨床表現也多樣化,容易與其他引起出凝血異常疾病相混淆,因此DIC的診斷仍然是一項需要豐
2017-01-30
2011年發表了《兒童血友病診療建議》,對于促進中國兒童血友病的規范化治療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 。如今,隨著血友病診治理念的不斷更新和中國經濟與醫療水平的迅速發展,2011年版《兒童血友病診療建議》難免有需要補充和更新之處。因此,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血栓與止血學組,中國血友病協作組兒童組和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的各位專家,結合國際兒童血友病診療進展和中國兒童血友病診療實踐經驗,一同提出本指導
2016-02-29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亦稱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約占出血性疾病總數的1/3,成人的年發病率為5~10/10萬,育齡期女性發病率高于同年齡組男性,60歲以上老年人是該病的高發群體。臨床表現以皮膚黏膜出血為主,嚴重者可發生內臟出血,甚至顱內出血,出血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部分患者僅有血
2014-06-15
一、定義獲得性血友病A(acquired hemophilia A,AHA)是以循環血中出現抗凝血因子Ⅷ(FⅧ)的自身抗體為特征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點為既往無出血史和無陽性家族史的患者出現自發性出血或者在手術、外傷或侵入性檢查時發生異常出血。二、病因與流行病學AHA年發病率約1.5/10萬,致命性出血發生率高達9%~31%。多發生于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圍產期女性,約半數患者無明
2012-11-01
易栓癥(Thrombophilia)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 纖溶蛋白等遺傳性或獲得性缺陷,或者存在獲得性危險因素 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傾向。易栓癥的血栓栓塞類型主要為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易栓癥一般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類:(一)遺傳性易栓癥 1.抗凝蛋白缺陷:抗凝血酶缺陷癥、蛋白C缺陷癥、蛋白S缺陷癥等。 2.凝血因子缺陷:活化蛋白C抵抗癥(因子V Leiden突變等)、凝血酶原G20210
2021-10-10
缺乏關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ITP) 基本臨床困境的高質量證據強調了與當地治療背景相關的當代指南的必要性。ITP 是通過排除診斷的,具有孤立性血小板減少癥的標志性實驗室發現。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缺乏高質量的臨床證據,ITP是通過排除診斷的。本文主要針對成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管理提供指導建議。
2019年1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血栓與止血學會(THANZ)發布了靜脈血栓栓塞的診斷和管理指南,靜脈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第三大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本文主要診斷VTE的診斷和管理提出專家指導建議,以期指導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