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美國東部創傷外科學會(EAST)發布了成人胰腺損傷的管理指南,外傷性胰腺損傷比較少確與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包括急性出血,胰漏,胰腺膿腫,瘺管以及胰腺炎科等。本文主要為胰腺損傷患者最佳治療提供循證指導。
2025-02-17
小組最終就11項聲明達成共識,涵蓋本港RSV感染的流行病學、預防早產嬰兒及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支氣管肺部發育不良的嬰兒感染RSV的目標及結果,以及預防感染RSV措施的安全性及成本。
2023-05-20
為進一步促進抗呼吸道RNA 病毒的小分子藥物的合理應用,有效提高呼吸道RNA 病毒藥物治療水平,山東省藥學會循證藥學專委會與山東省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救治專家組聯合,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制訂了本文。
2022-03-20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嚴重威脅兒童生命健康。快速準確的病原學診斷對于該類疾病的臨床診療及防控具有重要意義。核酸檢測方法因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得以快速地在臨床推廣應用,成為呼吸道
2021-08-30
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普胸外科學組、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婦兒醫療保健分會召集全國小兒胸外科相關專家多次討論,并結合中國多中心小兒胸外科臨床經驗,最終達成本共識。
2019-06-1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簡稱上感)是由各種病毒和/或細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以病毒多見,占70%。80%,細菌感染占20%~30%。本文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層診療指南的實踐版本。
2017-12-30
惡性中心氣道狹窄是指氣管、隆突、左右主支氣管及中間段支氣管因原發或轉移的惡性腫瘤引起的氣道狹窄,可導致患者在臨床上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或窒息死亡。隨著介入呼吸病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經呼吸內鏡介入已成為惡性中心氣道狹窄診療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國內各家單位呼吸介入技術診療水平參差不齊,治療方法亦不統一,治療效果也存在較大差距,有些甚至導致嚴重并發癥發生。國內惡性中心氣道狹窄的介入治療技術亟需規范化,
2017-06-30
過去良性氣道狹窄的治療主要是外科手術治療,但外科手術創傷大、風險高、容易復發,有相當多的患者并不適合外科治療且術后并發癥亦不少見。當前經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已逐漸成為處理良性氣道狹窄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國內各家單位呼吸介入診療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治療方法亦不統一,治療效果也大不一樣,有些甚至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國內良性氣道狹窄的呼吸介入診療技術亟需規范化,因此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介入學組組織國內相關
2016-09-30
無創持續氣道正壓通氣(noninvasiv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是在自主呼吸條件下,經鼻塞或面罩等方式提供一定的壓力水平,使整個呼吸周期內氣道均保持正壓的通氣方式。其無需建立有創人工氣道,因而能減輕患兒痛苦,減少有創通氣的并發癥,目前已經成為臨床上常用的輔助通氣技術。為進一步推廣和規范我國兒童NCPAP的臨床應用,提高呼吸支持水平,
2014-03-01
結直腸切除術后消化道重建是結直腸手術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開放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規范的消化道重建對于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手術并發癥發生率、促進病人術后康復等具有重要意義。重建器械(直線形切割吻合器等)的應用對改進消化道重建技術有重要意義,其使消化道重建更標準化,顯著提高了重建的安全性。本共識旨在總結結直腸手術中各種消化道重建的手術方式、技術要點、重建過程中存在的陷阱與處理對策及重建后的并發癥預防
2012-03-01
煙草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且最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目前全球每年約有500萬人死于煙草相關疾病,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疾病負擔已超過艾滋病、結核、瘧疾總和。在吸煙導致全身各系統疾病中,與呼吸道疾病關系最密切,其中慢性氣道疾患所占比例最高。吸煙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并嚴重影響支氣管哮喘(以下簡稱哮喘)的治療與預后。戒煙是慢性氣道疾病患者首要的治療措施。雖然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