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
近十年來,皮膚鏡輔助診斷技術在國內發展迅速,為臨床診療提供了更多信息,提高了臨床診斷準確率,皮膚鏡下特征與組織病理常有對應關系,是聯系臨床與病理的橋梁。因面部獨特的解剖學基礎,皮膚鏡診斷常用的經典二步法在此特殊部位并不完全適用。對皮膚鏡初學者而言,面部疾病特別是色素性皮損的皮膚鏡表現常較難理解,即便是有經驗的專家,診斷仍然極具挑戰。我們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聯合國內皮膚鏡領域部分專家,對面部常
2019-06-30
基底細胞癌是皮膚科較為常見的皮膚腫瘤之一,臨床及病理均有特殊表現,皮膚鏡在基底細胞癌診斷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但各型基底細胞癌的皮膚鏡診斷標準繁多,國內尚無統一的標準與共識。本共識為部分皮膚鏡專家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撰寫而成,總結了基底細胞癌皮膚鏡模式及特征性血管結構,描述了各種類型基底細胞癌皮膚鏡表現,旨在統一國內基底細胞癌皮膚鏡診斷標準,為臨床醫師提供診斷思路。
2022-04-30
規范成人活動期炎癥性腸病患者的護理。方法查閱國內外炎癥性腸病相關指南、專家共識及重要期刊文獻,結合臨床護理專家的工作經驗,形成《成人活動期炎癥性腸病護理專家共識》(《共識》),通過2輪專家咨詢、6輪線
2022-09-25
近年來,國內外關于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進展,新型藥物層出不窮,為AD的治療提供了多種選擇。其中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劑
2021-05-18
抗組胺藥在治療皮炎濕疹類皮膚病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但也存在一些爭議。臨床有觀點認為其止癢作用主要是鎮靜作用所致,因此不建議常規使用或推薦短期使用第一代有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
2021-02-28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色素性皮膚病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在2018版白癜風治療共識的基礎上復習近3年白癜風的研究進展,同時結合專家的臨床經驗,對白癜風的
2021-02-26
目前認為黃褐斑的發病與遺傳、日光、性激素等有關,涉及黑素合成增加、皮損處血管增生、炎癥反應及皮膚屏障受損等機制。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無創檢測技術。該指南結合近年研究新進展,全面闡述了黃褐斑的病因及發
2021-01-30
皮膚鏡在皮膚病診療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大多數皮損皮膚鏡下結構特征與組織病理學表現有對應關系,因此皮膚鏡可作為皮膚病臨床和病理之間聯系的橋梁。本共識詳細闡述非黑素細胞性皮膚腫瘤的皮膚鏡特征和組織病理的對應
2019-12-30
火針對于感染性皮膚病,如癤、毛囊炎、丹毒、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尋常疣、扁平疣等;皮膚附屬器疾病,如痤瘡、酒渣鼻、斑禿等;色素障礙性疾病,如白癜風等;皮炎濕疹類疾病,如濕疹等;瘙癢性疾病,如神經性皮炎、
2019-06-30
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是皮膚科醫生經常處方的藥物之一,但臨床仍存在不合理應用現象。過度使用會導致不良反應,而“激素恐懼”則嚴重限制了皮膚病的有效治療。有效的局部治療必須符合足強度、足劑量和正確使用3 個基本原則。初始治療時應根據皮損性質選用強度足夠的制劑,以求迅速控制癥狀,減少因強度不足、療程不夠導致的病程延長、病情反復及長期用藥所致的不良反應。鹵米松乳膏是目前國內最常用的外用強效糖皮質激素,為提高
2018-11-30
皮膚瘙癢癥在皮膚科臨床常見,女性多于男性,亞洲人多于白種人,秋冬季節發病更為常見[1]。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國外流行病學研究顯示,65 歲門診患者發病率為12%,85 歲以上患者發病率為20%。作為老年人最常見的皮膚疾患,我國尚缺乏相關流行病學數據,對老年皮膚瘙癢癥的診斷和治療仍不規范。為此,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老年皮膚病學組制定了《老年皮膚瘙癢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為
2018-04-30
本共識以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制訂的白癜風診療共識(2014版)為基礎,通過檢索近5年中英文核心數據庫關于白癜風診療的期刊及專著,結合專家臨床實踐,經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白癜風研究中心、中國醫師協會色素病工作組部分專家及國內相關專家討論制定。白癜風治療的目標:控制皮損發展,促進白斑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