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動脈疾病中鈣化動脈血管內碎石的循證建議。這包括使用壓力波來軟化動脈斑塊,擴大動脈以改善血液流動。
本文主要針對無癥狀下肢外周動脈疾病和間歇性跛行的管理提供全面指導,專門涵蓋了動脈粥樣硬化性下肢外周動脈疾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2022-06-30
種植體周病是種植修復后常見的生物學并發癥,上頜竇底提升是解決上頜后牙區種植手術時骨量不足的可靠方法。國內外尚缺乏針對上頜竇底提升區域種植體周病臨床管理的指南與共識。本共識旨在為臨床醫師提供切實可行的針
2021-08-31
2021年8月,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下肢外周動脈疾病的流行病學,管理差距和未來方向的科學聲明。本文提供了當前關于下肢外周動脈疾病的流行病學、診斷以及管理差距。
2021-07-28
下肢外周動脈疾病(PAD)影響著全球2.3億成年人,與各種不良臨床結果(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中風以及腿部結果如截肢)的風險增加有關。盡管PAD很普遍且具有臨床重要性,但歷來沒有得到醫護人員和患者的
2017-02-28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2017年的國際罕見病主題是“研究”,口號是“研究帶來無限可能”。罕見病屬于發病率極低、很少見的疾病。約有80%的罕見病是由遺傳缺陷所致,其中一半的罕見病患者在出生時或者兒童期即可發病,病情常常進展迅速,通常會危及生命。對于罕見病的診療,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大家對罕見病的認知不夠、預防意識有待加強,有一步部分醫務人員對罕見病缺乏診斷治療經驗和研究,誤診率高,本專題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淋巴瘤專家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了戈利昔替尼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旨在為我國臨床醫師規范、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為進一步規范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注射液在外周T細胞淋巴瘤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專家組成員結合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注射液應用現狀及臨床研究數據,制定了本共識,供臨床醫師參考。
2022-05-25
2021年7月,歐洲心臟病學會(ESC)主動脈和周圍血管疾病組、血栓工作組以及心血管藥物治療工作組聯合發布了《主動脈和外周動脈疾病的抗血栓治療共識》。主動脈和外周動脈疾病患者具有極高心血管風險,抗血栓
2021年,美國胃腸病協會(AGA)發布了中重度管腔和肛周瘺管克羅恩病的藥物治療指南,克羅恩病(CD)是慢性炎癥性腸病的一種,如果得不到充分控制,其發病率很高。本文主要針對中重度管腔和肛周瘺管克羅恩病
2018年7月,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發布了應用臂-踝指數進行外周動脈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篩查建議,該建議是對2013年應用臂-踝指數篩查外周動脈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的更新,專家組總結指出當前證據不足以評估臂-踝指數在無癥狀患者中篩查外周動脈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獲益的風險。
2017-02-20
血運重建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冠心病治療技術,包括PCI和外科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血運重建不僅能緩解心肌缺血的癥狀,并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遠期預后。但是,即使全面采用指南建議的二級預防措施、最佳藥物治療和完全血運重建,仍有不少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階段可能出現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降低、心衰和室性心律失常。SCD為這類患者的主要死亡方式。在一項缺血性心臟病伴心衰的CABG治療臨床研究(STICH
2024-11-01
目標: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種在臨床、公共衛生和衛生系統領域作為緊急響應(1-2 周)的一部分制定可信建議的方法。
為進一步規范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注射液在PTCL中的臨床應用,專家組成員結合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注射液相關臨床研究數據,制定了該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供臨床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