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肛腸協會(ACPGBI)發布了克羅恩病肛周瘺管的手術治療共識。克羅恩病肛周瘺管的管理是結直腸外科醫師面臨的巨大挑戰,本文主要為克羅恩病肛周瘺管患者的管理提供指導,共提出了51條共識聲明。拓展指南:[[克羅恩病|5]]
外周神經刺激(PNS)隨著治療的應用和持續時間的不同而發展。本文主要針對60天PNS的應用提供指導,旨在為臨床醫生提供最全面的PNS證據、療效和安全性評價。
2025-01-26
針對外周動脈疾病患者提出了不同的運動訓練方案。現對該共識的主要內容進行解讀,以為我國外周動脈疾病患者的運動治療提供有益參考。

2024-04-20
該研究總結的NICU患兒外周靜脈輸液外滲預防與處理的最佳證據可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建議醫護人員結合臨床情景、患兒的實際情況審慎地選擇并應用證據,以保障外周靜脈輸液的安全。
2023-07-25
本研究結果為醫護人員對外周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行前庭康復提供治療決策循證依據,應用證據時需結合國情和臨床情況,可開展原始研究探討外周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前庭康復訓練康復劑量、評估指標。
2022-10-09
外周中心靜脈導管(PICC)對于腫瘤患者腸外營養治療及化療十分重要。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按照循證醫學原則,以當前最佳證據為依據,制訂并于2021年7月發布了《中國成年患者營養治療通路指南》,
2020-10-25
2020年10月,血管內科學會(SVM)聯合血管超聲學會(SVU)共同發布了外周動靜脈多普勒波形說明共識文件。本文提出了動靜脈超聲多普勒波形的標準化命名方法,回顧了生理變化和疾病狀態下的多普勒波形變化
2016年5月,介入放射學會(SIR)聯合加拿大介入放射學協會(CIRA)共同發布了外周動脈疾病無創影像學檢查的立場聲明。該聲明主要針對標準測試:臂-踝指數,分段肢體壓力,連續波多普勒波形,運動測試以及輔助非侵入性測試:反射光體積描記術,氧氣密度,US等測試提出推薦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