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
廣東省藥學會于2017及2018年分別推動藥學門診與外科藥學工作,2018年發布了《藥學門診試行標準》,2021年出版了學界第一本《外科藥學》教材,這兩項工作是全程化藥學服務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乳腺癌
2021-05-08
在2020年召開的的12屆乳腺婦科與免疫腫瘤學國際癌癥會議(BGICC)期間,由來自13個國家的35位乳腺癌專家組成的專家小組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管理共識進行投票并進行修正,形成了三陰性乳腺癌的管理
2021-04-30
《前列腺癌睪酮管理中國專家共識》首次發布于2017年。基于國內睪酮管理的臨床應用現狀,結合近年來各國指南、共識及文獻證據的更新,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CUA)、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
2021-04-27
乳腺癌患者中約20%~30%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陽性,該類型乳腺癌惡性程度高,侵襲性強,預后差。抗HER2靶向藥物能有效降低這種類型乳腺癌患者復發和轉移的風險,延長其生存率,改善預后。隨著
2020-04-21
胰腺癌仍是最具侵襲性的腫瘤之一,其發病率不斷上升,生存率下降。為了選擇胰腺癌最佳治療方法,進而提高治療效果,每個胰腺癌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都應由多學科專家團隊共同完成。本文主要針對胰腺癌的多學科臨床管理提
2020-03-1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紫杉類藥物是乳腺癌治療中最常用的藥物之一。乳腺癌中 紫杉類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專家委員會基于循證醫學證據,深入探討乳腺癌中紫杉類藥物的臨床應用,形成了《
2020-01-27
晚期前列腺癌在治療、影像學以及分子特征方面的創新改善了患者的預后,但仍有許多方面的管理缺乏高水平證據指導臨床實踐。2019年晚期前列腺共識會議(APCCC)討論了一些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管理的主題,以補充基于1級證據的指導建議。
2019年7月,英國胃腸病學會(BSG)發布了胃腺癌風險患者的診斷和管理指南,胃腺癌部分預后較差是由于診斷時已經處于晚期,危險因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癌家族史等。本文主要針對具有胃腺癌風險患者的診斷和管理提供指導建議。
2019-01-30
近年來,隨著對乳腺癌篩查的重視以及乳腺癌診療技術的提高,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顯著提高,患者生存時間顯著延長。乳腺癌患者術后治療及隨訪過程中,由于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或乳腺癌患者年齡、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變化所導致的種種問題,已成為乳腺癌患者管理的新難題,其不僅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轉化為疾病復發和死亡風險。乳腺癌患者的管理不應局限在乳腺癌診斷治療的過程和乳腺癌這一單學科,而是全程跟蹤、整
2018-10-16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ACA-CBCS,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Breast Cancer Society)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2015 年中國新發乳腺癌病例約27.2 萬,死亡約7 萬余例。在每年新發乳腺癌病例中,約3% ~ 10%的婦女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早期患者中,30%~40%可發展為晚期乳腺癌,5 年生存率僅20%,總體中位生存時間為2~3 年。晚期乳腺癌目前雖難以治愈,但可通過研發新型治療藥物、優化治療模式等方法來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一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
2018-04-30
為了進一步抑制前列腺癌患者機體下丘腦-垂體-睪丸軸以外雄激素的作用,甾體類(雌激素、孕酮等)和非甾體類抗雄藥物(比卡魯胺、氟他胺、尼魯米特)先后被嘗試在前列腺癌內分泌臨床治療中與手術/藥物去勢聯合應用(CAB)。由于非甾體類藥物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的明顯優勢,非甾體類藥物已經成為前列腺癌聯合內分泌治療的首選。 盡管由LHRH 激動劑、睪丸去勢手術和非甾體類/甾體類抗雄藥物單獨或聯合使用已經成為治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