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2020年1月,歐洲疝學會(EHS)聯合美國疝學會(AHS)共同發布了臍疝和上腹疝的治療指南,臍疝和上腹疝的治療修補術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其并發癥發生率低。本文作為第一步歐美聯合治療指南,主要針對臍疝和上腹疝的治療提出指導建議。
2017-11-13
2017年11月,歐洲疝學會(EHS)發布了造口旁疝的預防和治療指南,指南主要聲明內容涉及造口旁疝的發病率,分類,診斷,患者觀察,預防和管理措施等內容。
2023-02-27
關于食道旁裂孔疝氣(PHH)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存在相當大的爭議。這項調查旨在使用德爾菲法確定工作、手術治療和術后隨訪的推薦策略。
2020-07-20
我國成人腹股溝疝的臨床診治主要遵循《成人腹股溝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版)》(以下簡稱《指南》)。與成人腹股溝疝不同,青年腹股溝疝病人(以下簡稱“青年病人”)有其特殊的流行病
2018-07-12
腹股溝疝是臨床常見病。據統計,每年全球有>2 000 萬例腹股溝疝手術。為確保手術質量,進一步規范和提高我國腹股溝疝診斷和外科治療水平,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疝與腹壁外科學組與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疝和腹壁外科醫師委員會組織國內部分相關專業專家,在《成人腹股溝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 年版)》基礎上,加以討論、修訂并增加了相關內容,形成《成人腹股溝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 版)》,供臨床醫師參
2024-07-25
更新版對原指南的8個章節進行更新,共提出20個關鍵問題,制定39項新聲明和32項推薦意見,其中16項為強烈推薦。本文結合臨床關注的問題,對更新版進行梳理和解讀。
2021-01-30
食管裂孔疝是由于包繞食管的膈肌發育不良導致食管裂孔擴大,腹腔段食管、胃底甚至全胃及部分腹腔臟器疝入縱膈,使正常解剖結構中的抗反流機制喪失,導致胃食管反流,并因胃食管反流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癥狀。中華醫學會
2023-09-05
腹股溝疝修補術是全球最常見的手術之一,本文是對2018年 國際疝氣手術指南的更新,前版本指南中的特定關鍵問題(KQs)提供更新的陳述和建議,目的是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復發率和減輕慢性疼痛。
2022-06-3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2006、2007和2014年我國發布了GERD的內科診治指南,
2020-01-21
腹股溝疝是外科的常見疾病,其發病率約為3.5‰[1-3],老年腹股溝疝的發病率更是高達11.3‰[1]。目前,中國成人腹股溝疝手術數量并沒有準確數字,可能會達到150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