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0
在目前細菌耐藥迅速變遷、新抗菌藥物研發嚴重滯后的情況下,藥代動力學/藥效學(PK/PD)理論的臨床應用是發揮現有抗菌藥物治療潛力的可靠策略之一,務必給予足夠的重視。近年來關于抗菌藥物PK/PD的研究進展迅速,研究發現重癥感染患者與健康人的PK/PD數據明顯不同,為此國外相關指南做出了相應修改感染性疾病的診治需要多學科的協作,臨床醫師需要掌握足夠的臨床藥理學知識指導臨床治療,但目前我國尚缺少完整統一
2017-04-30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IDSC)編寫此共識,爭取盡量系統、客觀、全面地向臨床醫生介紹常用的和即將在臨床推廣的與感染相關的重要生物標志物,以供大家在臨床實踐中參考。
2017-04-3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由于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產生自身抗體、導致紅細胞破壞加速(溶血)超過骨髓代償時發生的貧血。國外資料顯示AIHA的年發病率為(0.8~3.0)/10萬。為規范我國AIHA的診治,經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紅細胞疾病(貧血)學組專家討論,特制訂本共識。
2017-02-10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再生障礙性貧血(AA)的診治水平,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紅細胞疾病(貧血)學組在《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治療專家共識》(2010版)的基礎上,參考國外診治指南及近年相關文獻,廣泛征求專家建議和意見,重新制訂了以下AA診斷與治療新版中國專家共識。
2015-06-05
藥品說明書是臨床醫師處方的最重要依據,但因藥物在臨床應用中不斷有新的發現與經驗積累,再加上藥物臨床注冊試驗周期長、藥品說明書更新相對滯后,因此,超說明書用藥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在臨床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時也會成為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與其他類藥物相比,抗菌藥物用于敏感細菌的超適應證用法或用于不夠敏感細菌的超劑量用法更普遍、更常見。文獻報道,在25個研究共7億2千余萬處方中,成人重癥患者抗菌藥物
2022-06-01
下頜支矢狀骨劈開術(SSRO)是正頜外科中最為常用的一類矯治下頜骨畸形的手術。由于局部解剖和操作步驟的復雜性,SSRO出現各類并發癥的可能性較大,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診療策略的選擇及轉歸與并發
2022-04-01
瓷美學修復是固定修復的熱點,如何提升其邊緣修復效果一直是瓷美學修復診療水平提升、相關并發癥防治的重點以及醫技合作的難點。但長期以來固定修復中對邊緣的定義與分類、預備術以及制作工藝、質檢等還存在諸多不完
本文主要更新了2016年nPEP指南,涉及更新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更新的nPEP適應證注意事項和新出現的nPEP實施策略。
COVID-19仍是導致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在≥65歲成人及中重度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這些人群屬于COVID-19重癥最高風險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