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頻發(fā),特別是地震、洪澇、干旱等較大災害多次發(fā)生,對當地的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此外,自然災害還伴隨著造成了人與其生活環(huán)境間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為傳染病的流行創(chuàng)造了流行條件,進一步威脅著災區(qū)公眾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做好自然災害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工作,對保護災區(qū)居民健康、維護災區(qū)社會穩(wěn)定、減輕災區(qū)損失具有重要意義。為指導各級疾控機構科學有序開展自然災害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特指定本
為指導臨床醫(yī)生、疾病預防控制專業(yè)人員和預防接種人員合理使用EV71 疫苗,做好受種兒童家長溝通與咨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現(xiàn)有科學文獻進行評估和專家論證基礎上,制定了《腸道病毒71 型滅活疫苗使用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我們將根據新的科學認識和證據,及時對本《指南》進行更新。
2016年6月5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發(fā)布了《2015 CDC宮頸炎診斷與治療指南》(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2015)。
諾如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腸炎的散發(fā)病例和暴發(fā)疫情的主要致 病原,疾病負擔嚴重。2014 年冬季以來,我國諾如病毒暴發(fā)疫情大幅增加,顯著高于歷年水平,主 要發(fā)生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醫(yī)療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 為加強對全國諾如病毒感染暴發(fā)疫情調查處置和預防控制工作的技術指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 中心組織專家編寫了《諾如病毒感染暴發(fā)調查和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5 版)》,主
性傳播疾病的流行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發(fā)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其有效防治是各個國家共同面臨的難題。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診斷和治療指南對性傳播疾病的防治起到關鍵性作用。2015年5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在《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上刊登了2015版性傳播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指南,對陰道炎、盆腔炎、淋病、沙眼衣原體感染等多個性傳播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指南進行了更新和完善,這對性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臨床大多表現(xiàn)為特異性恐風、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近年來,狂犬病報告死亡數一直位居我國法定報告?zhèn)魅静∏傲校o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為指導基層疾控機構做好狂犬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預防處置,降低狂犬病所致死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專家,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美國疾控中心的技術指南,以及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制定了《狂犬病預防控制
管理慢性疼痛對初級保健醫(yī)師來說是充滿挑戰(zhàn)的,阿片類藥物的長期有效性的證據十分有限。阿片類的使用有嚴重的風險,包括亂用和過量。 為了給初級保健醫(yī)師提供阿片類處方的建議,用于緩解癌癥患者積極治療,姑息治療和臨終護理時的疼痛。CDC更新了2014年阿片類藥物的有效性和風險的系統(tǒng)回顧 ,對其利弊,價值和偏好及花費進行了補充審查。CDC使用了建議評價分級,發(fā)展和評估(GRADE)框架來評估證據類型和確
為指導基層疾控機構做好狂犬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暴露后的預防處置,降低狂犬病所致死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專家,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美國疾控中心的技術指南,以及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制定了《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 版)》。本指南系統(tǒng)回顧了狂犬病的病原學、臨床學、實驗室診斷、流行病學、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的種類、機理、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應監(jiān)測與處置,以及暴露預防處置方法等內容的科學證據,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 病,臨床大多表現(xiàn)為特異性恐風、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 癱瘓等。近年來,狂犬病報告死亡數一直位居我國法定報告 傳染病前列,給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2015-09-30
本指南以成人CRF患者為對象,從臨床診療的實際出發(fā),堅持科學、實用的原則,提出中醫(yī)、西醫(yī)和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易懂,適用的CRF中西醫(yī)相關概念,西醫(yī)診斷與治療、中醫(yī)基本辨證分型及治法方案,力求突出中西醫(yī)結合診療CRF的特色。
根據《埃博拉出血熱防控方案(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熱相關病例診斷和處置路徑》、《埃博拉出血熱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埃博拉出血熱實驗室檢測方案(第二版)》工作要求,為了做好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埃博拉出血熱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的防護工作,防止工作人員感染埃博拉病毒和發(fā)生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這份報告更新了美國CDC 出于保障健康的考量對旅行者實行脊灰疫苗接種政策。同時也為有需要前往或在感染國家停留≥4 周病人的醫(yī)生提供了額外的臨時指南,以確保病人有12 個月內脊灰疫苗(IPV 或者OPV) 接種的證明,因為在離開存在活躍WPV 傳播的國家時可能要求查驗此證明。這份臨時指南是為了確保與WHO《國際衛(wèi)生條例》提出的為WPV 感染國家提供的臨時建議保持一致,減少從這些國家輸出WPV 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