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本文將對大會報道的食管癌、胃食管結合部癌圍手術期及晚期治療相關研究進行解讀。
2019-03-15
接受微創路徑( 傳統腹腔鏡/機器人) 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早期子宮頸癌患者,其無病生存率( DFS) 和總體生存率( OS) 均較開腹組低,同時呈現較高的復發率和死亡率。
2015-08-30
肝門部膽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是臨床最為常見的肝外膽管癌,約占肝內、外膽管癌的50%以上,在自然人群中發病率尚不詳。雖然目前HCC的診斷和治療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由于腫瘤解剖位置特殊、手術治療難度大、對傳統放化療不敏感等特點,其術前診療體系、手術方案制定及其他輔助治療的選擇仍存在諸多難點和爭議。明確HCC的診療現狀,制訂符合臨床診療實踐的規范化診療方案,
下咽癌與食管癌經常同時或異時發生,對高危人群進行多原發癌篩查、協同診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手段。目前國內尚無涉及這一交叉領域的篩查診治規范。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發起并聯合國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22-06-02
在我國,子宮頸癌是發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雖然有效的篩查體系和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正逐漸推廣普及,子宮頸癌總體發病率有所下降,但是出現了發病年輕化的趨勢。據統計,約40%子宮頸癌患者處于
2021-11-30
近年來,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加深了我們對子宮內膜癌發病機制和分子遺傳特征的理解,基于分子遺傳特征的個體化精準治療,革新了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模式。
2018-08-30
子宮內膜癌在發達國家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據2015年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我國發病率為63.4/10萬,死亡率21.8/10萬。相關危險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飲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絕經延遲,林奇綜合征(Lynch Syndrome),高齡(55歲以上)以及應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近年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
2022-04-29
胃癌、食管癌和胃食管結合部癌與較差的預后相關。對于早期疾病,圍手術期化療或放化療后手術是標準治療。對于大多數晚期上消化道癌癥患者,鉑類化療仍然是標準治療。最近,幾項隨機臨床試驗證明了免疫治療單獨使用檢
2021-12-21
這份世衛組織和 HRP 指南旨在幫助各國在宮頸癌篩查和治療方面取得更快、更公平的進展。本文件包括有關宮頸篩查的一個重要附加選項的指南。
2025-06-10
現有證據表明,總結的成年腫瘤病人癌性疼痛物理行為療法的最佳證據可為證據轉化和臨床應用提供循證依據,建議醫護人員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和病人特點開展循證護理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