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NEN)的病理診斷一直在不斷進展。繼2011年和2013年發表"中國胃腸胰NEN病理診斷共識"之后,近年來結合消化系統NEN的研究進展、第5版WHO 有關NEN分類變化和NEN臨
2020年4月,國際胰腺病協會(IAP)、美國胰腺協會(APA)、日本胰臟學會(JPS)以及歐洲胰腺俱樂部(EPC)共同發布了慢性胰腺炎的組織病理學指南,文章針對慢性胰腺炎的組織病理學提出了12條聲明
2019-07-25
近年來,軟組織和骨腫瘤的分子病理學發展十分迅速。分子病理學檢測不但是腫瘤診斷的重要輔助手段,而且能夠指導臨床制定治療策略、預測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此外,基于遺傳學改變的新病種地不斷報道,促使腫瘤的分類從基于形態學的分類向分子分類轉變。本共識總結了現有的軟組織和骨腫瘤的遺傳學改變,以指導和規范分子病理學檢測在軟組織與骨腫瘤中的應用。
2017-05-03
隨著內窺鏡技術的普及與發展,胃黏膜活檢已成為病理診斷中最常見的項目之一,并在各級醫院開展。臨床進行胃黏膜活檢的主要目的是發現病變并明確病變性質,而準確的病理診斷可以指導臨床醫師做出精確的治療。為了使得病理診斷能達到更好的一致性,能夠準確、科學地為臨床醫師提供治療的參考,特制定本共識。本共識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在《胃炎的分類和分級:悉尼系統修正版》、《日本胃癌分類》和《WHO消化系統腫瘤分類(2010
原發性肝癌主要指肝細胞癌和肝內膽管癌,一直缺乏規范化的診斷標準和診斷體系。《原發性肝癌規范化病理診斷指南(2015 年版)》從肝癌的大體標本取材、慢性肝病評估、小肝癌、微血管癌栓、衛星結節以及免疫組化等臨床關切的重要指標對肝細胞癌的病理診斷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性意見和建議。拓展指南:[[肝癌|5]]
2016-06-08
發布日期:2014-09-25 英文標題: 制定者: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病理學協作組 出處:胃腸病學, 2014(9): 549-553 內容介紹: 針對各類消化內鏡技術的特點,規范地獲取和處理標本,才能作出完整準確而規范的病理學診斷。為此,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于2014年7月在廈門組織國內消化內鏡專家和病理學專家,討論并制訂了《中國消化內鏡活檢與病理學檢查規范專家共識( 草
2023-02-05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為黃斑區結構的衰老性改變,主要由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和視網膜退行性病變引起,患者會出現不可逆性中心視力下降、視物變形。英國皇家眼科醫學會發布了最新的AM

2024-12-20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專科聯盟、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心血管病精準醫學分會組織專家制定了《心肌病心內膜心肌活檢及病理檢查臨床應用指南》,旨在提升我國心肌病心內膜心肌活檢及病理檢查水平。
2024-06-03
鑒于現有指南中的四項標準(心血管、神經、呼吸和“其他”)和挑戰,建議將一些實驗室測試作為“其他”標準的附加項目,以改善潛在的不精確點和偏倚風險。
慢性靜脈疾病是常見的,影響廣泛的社區.它正在致殘,并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負擔。由于癥狀和病理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對慢性靜脈疾病病理學的認識和治療方法正在迅速發展。
2023-10-10
在這篇論文中,來自巴西病理學會成員的共同努力描述了基本的分析前問題,必要的臨床信息,以允許適當的分子檢測解釋,以及病理學家在多學科腫瘤委員會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