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顱內外大動脈閉塞與腦缺血性事件的發生密切相關。對于急性大血管閉塞所致的缺血性卒中,血管內介入治療已被證實是時間窗內的有效治療方案。但是,對于顱內外大動脈非急性閉塞的介入治療,目前國內尚缺乏統一的認識。
2018-01-22
腦血管造影術由葡萄牙醫生Egas Moniz于1927年首次在人體成功實施。最初需要直接暴露頸動脈或經皮穿刺頸動脈、椎動脈注射造影劑,此后引入經皮動脈穿刺置鞘技術(Seldinger穿刺法)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逐步發展為今天成熟的經皮動脈插管腦血管造影術(以下簡稱DSA)。這一方法最初用來探查顱內占位性病變。CT、MRI等
2017-03-30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等于2015 年發表了《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從病例選擇、治療方式、圍手術期管理等諸多方面對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治療進行了系統要求。但在我國由于各地區的醫療條件和水平存在較大差別,機械取栓設備和技術的推廣也存在諸多限制,導致治療效果的差別比較大。為進一步規范血管內治療操作中的具體流程,文中進一步總結國內外近年研究結果,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擬完善一套
2023-10-10
本文主要針對吉蘭-巴雷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循證指導,共提出了14條推薦意見,涵蓋GBS的診斷、治療和預后。
2022-11-18
配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改進卒中綠色通道建設工作,現對2020年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時期腦卒中綠色通道管理專家共識》進行部分更新。?
2022-10-09
目的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中樞神系統腫瘤,近年來分子病理的快速發展對膠質瘤診斷及分級帶來了重要影響,在2021年發布的《世界衛生組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指南》(第五版)引入了更多分子指標對腫瘤的
2022-08-23
關于乙肝病毒的治療和肝細胞癌,有三個有爭議的問題仍有待解決。(1)抗病毒治療預防肝細胞癌的療效尚未確定。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亞太肝臟研究協會(APASL)和歐洲肝臟研究協會(EASL)關于
2022-01-30
近年來抗CD20單克隆抗體作為一種快速起效的靶向B細胞藥物,廣泛應用于神經免疫相關疾病的治療。然而長期臨床應用免疫調節藥物引起的相關感染風險不容小覷,亟需制定相應防范策略。經上海市多家醫院神經內科、感
2020-11-30
癲癇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腦部疾病,其特點是持續存在能產生癲癇發作易感性的病理條件,并出現相應的神經生物、認知、心理及社會方面的問題。
2023-02-18
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神經外科的常見危重病,致死、致殘率高,其臨床診斷、治療涉及腦血管外科、腦血管介入及神經重癥多個學科。對于重癥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對動脈瘤進行治療前后,因原發腦組織損害
2021-01-30
神經外科中樞神經系統感染(NCNSIs)是指繼發于神經外科疾病或需要由神經外科處理的顱內和椎管內的感染,包括神經外科術后硬膜外膿腫、硬膜下積膿、腦膜炎、腦室炎及腦膿腫,顱腦創傷引起的顱內感染,腦室和腰
2018-05-03
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IONM)是指應用各種神經電生理技術,監測手術中處于危險狀態的神經系統功能完整性的技術。IONM已成為實時監測神經功能狀況,減少神經損傷,提高手術質量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手段。現今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需要運用到多種監測手段,這要求外科醫生、麻醉醫生和神經電生理監測醫生協同配合來達到神經功能保護的目的,故需要規范化的操作來保證監測目的的完成。因此,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電生理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