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負荷超聲心動圖 (SE) 是一種成熟且有效的技術,廣泛用于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診斷評估。希臘心臟病學會超聲心動圖工作組的這份聲明總結了寫作組關于 SE 應用的共識,基于其成員的專業知識和對當前
2021-09-18
遠隔缺血適應在缺血性腦血管病防治中的應用不斷增多,但也存在名稱使用錯誤、患者篩選和評估不規范、治療方案不明確等問題。

2024-08-28
該共識總結了桂派中醫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不同時期的中西醫辨治原則,以期為國內同行更好應用桂派中醫學術思想進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治療、康復提供參考。
2023-02-10
目的 檢索并總結國內外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高血糖管理的最佳證據,為制訂科學合理的高血糖管理方案提供參考。方法 采用PIPOST模式構建循證問題,系統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
2021-12-20
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性疾病,在中醫學里屬“中風病”。近年來其發病率逐步增高,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中醫康復是改善
2021-03-06
2021年3月,歐洲卒中組織(ESO)發布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治療指南。靜脈溶栓治療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唯一經批準的全身再灌注治療。本文主要針對該項治療措施提供循證指導建議,旨在幫助醫生在急性缺
2017-06-01
新生兒動脈缺血性腦卒中(neonatal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 NAIS)指生后28 d 內新生兒的大腦動脈一個或多個分支因各種原因發生梗塞,導致腦組織相應供血區域的缺血性損傷。由于NAIS 患兒出生時多無特異臨床表現,往往于生后數月才出現運動或認知功能障礙。因此,早期診斷比較困難,治療往往滯后,對新生兒危害極大。目前我國尚沒有相應的指導NAIS 診治的規范,為此,中
近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介入學組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組制訂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發布,全文將刊登于7月15日的《中華醫學雜志》。共識由北京天壇醫院高峰教授執筆,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陳康寧教授、北京天壇醫院繆中榮教授、王擁軍教授、第三軍醫大學附屬新橋醫院帥杰教授等多位專家參與了共識制訂。共識摘要如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療
2022-11-15
圍術期腦卒中是老年手術患者術后嚴重并發癥之一,常導致一系列不良臨床結局,致殘甚至致死,圍術期腦卒中防治已成為老年患者麻醉管理的重要內容。導致圍術期腦卒中危險因素較多。針對老年高危人群,采取有效措施,早
2018-09-20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及其腦血管病學組和神經血管介入協作組,組織相關專家在2015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人診療指南》的基礎上,結合近3年來相關的循證醫學證據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制訂了《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2018》。這一指南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再通方式的選擇、治療時間窗以及圍手術期管理進行了廣泛的更新和改寫,旨在為臨床實踐給予規范
近年來,我國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據統計其病死率在2014 年高于心血管、腫瘤和其他疾病。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并由此產生缺血缺氧性壞死,進而出現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約占腦卒中的60%~80%。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的時間劃分目前尚不統一,國內外一般指發病后2 周內。AIS 的診斷和救治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康復和早期預防。隨著醫學科學
2022年4月,中國臺灣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更新了2017年版臺灣高風險患者血脂指南。本次更新的建議主要基于最新發布的臨床試驗數據,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外周動脈疾病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