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
來自多個國家的相關專家組成國際專家小組主要針對血管內血栓切除術和靜脈注射阿普替酶治療大血管閉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關內容提出指導建議。
2022-09-01
2022臺灣卒中學會和臺灣急診醫學學會的專家共識聲明:雙重抗血小板療法治療急性輕度缺血性卒中和高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2022-11-18
腦卒中是我國國民首位死亡原因,腦梗塞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血管閉塞或血管栓塞致血流受限,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所致。根據栓子來源不同,有學者提出了TOAST病因學分型,目前針對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分型的急性期治療
2022-10-25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也在持續上升。 心腦血管病共患及帶病生存者大大增加,給基層疾病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 為此,北京高血壓防治協會、中國卒中學會高血壓預防與管
2022-07-0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院內全程管理的證據總結可為臨床提供循證實踐依據,在證據轉化時, 應結合醫院環境、 臨床實際及患者意愿等選擇性應用證據,改善患者結局。
2017-03-30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等于2015 年發表了《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從病例選擇、治療方式、圍手術期管理等諸多方面對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治療進行了系統要求。但在我國由于各地區的醫療條件和水平存在較大差別,機械取栓設備和技術的推廣也存在諸多限制,導致治療效果的差別比較大。為進一步規范血管內治療操作中的具體流程,文中進一步總結國內外近年研究結果,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擬完善一套
2017-01-17
中國卒中學會重癥腦血管病分會組織國內來自神經外科、神經介入、ICU及影像等專業的專家討論整理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內治療術后監護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共識復習總結了最新的研究結果,針對臨床上常見的血管再通治療后并發癥的監護及管理流程給出了比較詳細的介紹,還著重介紹了血管開通后的血壓管理、抗栓藥物及他汀的選擇。
2014年4月,美國神經麻醉與重癥監護學會(SNACC)發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內治療麻醉管理的專家共識聲明,旨在供AIS患者的管理者參考使用。
2014-06-16
2014年6月16日,美國心臟協會(AHA)發表了使用非侵入性檢查方法評估女性缺血性心臟病的新共識聲明,該文件由Jennifer Mieres博士(北岸長島猶太醫療系統)等制定,是對2005年共識文件的更新。
2025-03-10
該研究總結了AIS患者機械取栓術后血壓管理的最佳證據,醫護人員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個性化應用,規范術后血壓管理行為,從而改善患者臨床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