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保健研究與質量管控機構在2001年度的報告《讓治療更安全:一份重要的操作安全性分析》中提出11條促進病人安全的建議,其中一條是建議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時使用超聲引導。本文章的目的是提供全面的超聲血管置管指南,以過去多項應用研究為基礎科學依據,主要包括怎樣在超聲引導下建立中心靜脈通路:包括頸內靜脈(IJ)、鎖骨下靜脈(SC)和股靜脈(FV),并專門對兒童應用的特殊性作了說明,還包括超聲引導在動脈插管
2025-02-06
本文將從心血管的風險評估及術前檢查、心血管合并癥及圍手術期管理、圍手術期藥物治療、麻醉注意事項與術中管理等幾個方面對 2024 版指南進行詳細解讀。
2017-10-30
隨著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CIED)的廣泛應用,外科手術或其他醫療操作中遇到已經植入CIED 的患者越來越多,該類患者的圍術期處理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CIED 的圍術期管理是外科醫師、麻醉醫師甚至普通心血管內科醫師的知識盲區,往往導致處理不到位或過于積極。因此,美國心律學會和美國麻醉科醫師學會聯合頒布了《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起搏器和心律失常檢測器患者的圍術期處理專家共識》。由于該領域
ASE和SCA共同頒布的專家共識中,描述了基礎圍術期經食道心臟超聲(PTE)檢查在不穩定的手術病人的處理和治療中的重要性。應用非完整的基礎PTE檢查來確定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原因最初是為了急診室和新生兒特護病房而設置,原本是為了補充完整心臟超聲檢查。然而,基礎PTE檢查的主要目的是術中監測。雖然這可能是一個包括解剖成像的廣泛領域,非創性監測應當集中在心臟引起的血流動力學或者通氣不穩定,包括心室大小和
隨著技術的飛速進步,TEE已顯示出在很多臨床場合的作用,包括手術室、重癥監護室、導管室和門診。所以,不論是對于心臟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心臟介入醫生和臨床心血管醫生來說,TEE 都已成為必須的影像工具。因此,這版指南的目的是指導TEE 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