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栓塞癥(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癥,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血管疾病。規范的抗凝治療能夠有效降低VTE 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減少血栓后綜合征的發生。然而,臨床實踐中仍然有許多VTE 患者并沒有接受正規的抗凝治療,或由于抗凝藥物的副作用被忽略,導致了藥物相關的并發癥,進而引起嚴重的后果,實屬遺憾。因此,臨床上擔負血栓治療的臨床醫師急需規范性抗凝治療建議。有鑒于此,本刊特發表由中國微循

2023-04-01
橫向比較分析11個國家的痔病診療指南和專家共識發現,在痔病的分度、診斷及治療方法上總體原則一致,但也存在差異,主要體現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保守治療方法較豐富,而歐美國家門診治療的選擇較多。
2019 年冠狀病毒病 (COVID-19) 和肺栓塞 (PE) 這兩種危及生命的疾病同時存在于同一患者身上,這是一項獨特的挑戰。指南描述了如何最好地診斷和管理 PE 患者。然而,COVID-19 的
2021-11-01
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21世紀外科學一個革命性新理念和新的治療康復模式。
本文主要更新了2020年版 ISTH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指南,重點討論了發布cTTP 管理新建議的證據,并提供了良好實踐聲明。
椎管內麻醉用于外科和非手術環境下的疼痛管理,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患者發生脊髓/硬膜外血腫的風險更大。本文主要針對血小板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的椎管內麻醉提供共識建議。
血友病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由于編碼基因的致病變異,導致凝血因子(F)VIII(血友病a)或FIX(血友病B)完全或部分缺乏。本文主要針對先天性血友病A和B的治療提供指導建議。
本文是對2022年COVID-19的抗血栓治療指南的更新,主要將5項建議的證據水平(LOE)升級為A級,并增加了2項關于COVID-19患者抗血栓治療的新建議。
血小板減少癥是化療常見的不良反應。化療相關性血小板減少癥(CIT)的發展受癌癥類型和治療的影響,大約三分之一的實體瘤診斷患者和一半的血液惡性腫瘤患者發生CIT。本文主要針對CIT的管理提供指導建議。
斯堪的納維亞麻醉學和重癥監護醫學會臨床實踐委員會批準了 ISTH COVID-19 抗血栓治療指南。該循證指南可為護理 COVID-19 患者的北歐麻醉師提供有用的決策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