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1項PICO問題開展的文獻回顧與分析共形成11條推薦意見。總體而言,針對COVID-19人群的特異性證據質量較低。因此,多數推薦意見是基于非COVID-19相似人群的間接證據及既往指南。

2023-09-28
該文就ACCP圍手術期抗栓治療既往版本指南進行比較,同時結合國內發布的《抗栓治療病人接受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管理上海專家共識》和《中國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對該指南進行全面解讀。
2019-06-01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侵蝕,繼發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綜合征。抗栓治療是ACS 患者實現再灌注治療的基石。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地區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逐年升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起一部分ACS 初始救治的重任。實施早期抗栓治療,進一步制定轉運策略、啟動再灌注治療是其中的核心環節。然而,首診
2019-01-30
為規范基層醫院STEMI的溶栓救治流程,提高溶栓救治成功率,根據我國基層醫院STEMI救治狀況,結合國內外指南及共識,特別是我國基層STEMI溶栓治療的相關經驗,我們于2016年頒布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合理用藥指南》,規范了基層醫院STEMI患者的溶栓治療流程,供基層醫生在STEMI溶栓救治中參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2年,隨著本指南的推廣和普及,以及第三代特異性纖溶酶的廣泛應
2019-01-30
2016 年5 月,全國肝癌合并癌栓診治研究協作組基于當時的循證醫學證據推出了《肝細胞癌合并門靜脈癌栓多學科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6 年版)》,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 2 年來,隨著肝癌合并PVTT 診治的循證醫學證據逐漸增多,特別是新型靶向藥物的問世使PVTT 的治療得到進一步改善。為了適應肝癌合并PVTT 臨床診療的發展變化,中國醫師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于2018 年9 月啟動了《肝
2016-10-27
出血是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管理過程中常見的并發癥,尤其是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或接受PCI治療和房顫患者中。本文主要針對冠狀動脈疾病和/或房顫患者出血后抗栓治療的管理提供了一個歐洲專家共識,包括停用哪些藥物,開始應用哪些藥物以及應用的時機。
2016-06-03
發布日期:2015-09-14 英文標題:Canto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multidisciplinary team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2015 edition) 制定者:廣東省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廣東省醫學會肝膽胰外科學分會 出
2016-05-15
由于肝癌的生物學特性和肝臟解剖學特點,肝癌細胞易侵犯肝內的脈管系統尤其是門靜脈系統,形成門靜脈癌栓(PVTT),其發生率為44.0%~62.2%。肝癌患者一旦出現PVTT,短時間內即可發生肝內外轉移、門靜脈高壓癥、黃疸、腹腔積液,平均中位生存時間僅為2.7個月。 基于現有的循證醫學證據,尤其是我國學者對肝癌合并PVTT取得的臨床研究結果,經全國肝癌合并癌栓診治研究協作組專家反復討論及修訂,推薦本
2021-08-25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人群中各類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漸增高,應用各類抗栓藥物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此類患者如接受外科手術,圍手術期出血風險明顯增加,影響手術安全。為提高臨床醫師對應用抗栓藥物患者的圍手術期管
2018年1月,亞太地區胃腸病學協會(APAGE)聯合亞太消化內鏡學會(APSDE)發布了服用抗栓藥物患者接受急診和擇期內鏡檢查的管理指南。指南主要目的是輔助臨床醫生管理服用抗栓藥物接受急診和擇期內鏡檢查的患者。
2023-12-28
本研究總結了急性腦梗死患者在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后發生顱內出血的相關風險因素的最佳證據,為降低其發生率提供了循證依據。
2022-07-01
2021年7月27日亞太心臟病學會(APSC)發布《2020APSC高危慢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抗栓治療共識建議》,探討了亞太地區患者缺血和出血風險的評估方法以及長期抗栓治療的選擇,共識首次提出了針對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