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心肺移植協會(ISHLT)首個心臟移植受者的護理指南于2010年發布,本文是基于第一版指南進行的更新。主要介紹了心臟移植受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免疫抑制,并發癥的管理以及長期護理。
2022年3月,促進術后恢復學會(ERAS)發布了肝移植圍術期護理指南。促進術后恢復(ERAS)是一項多模式、循證護理計劃,旨在最大限度底減少手術的應激反應,從而降低圍術期發病率和住院時間。本文主要針
2021-09-28
2021年9月,美國血液病學會(ASH)發布了鐮狀細胞病管理指南之干細胞移植指南。鐮狀細胞病(SCD)是一種遺傳性血紅蛋白吧,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并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肝移植是治療兒童各種急慢性終末期肝病和遺傳代謝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已在全國多家移植中心開展,并取得滿意效果。然而,各移植中心的發展不均衡,缺乏行業內統一的共識及標準。為減少術后并發癥、加快患兒術后康復、
2019-11-09
糞菌移植(FMT)在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CDI)治療中的作用已得到世界公認,但其廣泛應用受到以下限制:缺乏專門的研究中心,招募捐獻者的困難以及監管和安全監控的復雜性。鑒于CDI給全球醫療系統造成了沉重的負擔,FMT應在大多數中心開展。 糞便銀行可以為患者保證可靠、及時、公平地使用FMT,以及可追溯的工作流程,以確保程序的安全性和質量。
2018-09-30
2015 年我國供肺利用率僅約5%。從器官獲取組織(OPO)進行供肺協調、初步評估和維護,到供肺獲取直至最后經民航、高速公路、高鐵轉運完成肺移植,每一環節都相當艱難。許多初評合格的供肺,由于缺乏有效的維護而無法用于移植。因此,我們組織專家制訂我國肺移植供體標準及獲取轉運指南,從我國肺移植供肺捐獻的分類、供肺選擇標準、供肺維護策略、供肺獲取流程、供肺轉運流程等方面,總結我國肺移植的臨床實踐經驗,希望
2018-04-30
為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有效科學的生育力保護保存醫療服務, 根據國內現有成功案例及國際生育力保護相關指南的經驗, 匯總相關重要文獻, 通過婦產科、生殖科、腫瘤科、兒科、乳腺科、血液科、中醫科等專家的充分討論, 制定首部卵巢組織凍存與移植中國專家共識。本共識內容包括卵巢組織凍存患者的篩選、評估、適應證; 卵巢組織的取材、轉運、處理與冷凍標準化操作流程; 卵巢組織移植的時機與隨訪、凍存組織的復蘇與移植技術要
2016-07-20
排斥反應是影響移植腎長期存活的首要獨立危險因素,是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組織國內專家,總結各中心腎移植的臨床經驗,依據Banff2013標準,編寫了本部指南,希望能為相關臨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2016-01-30
發布日期:2016-01-30 英文標題: 制定者: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 出處:中華移植雜志: 電子版, 2016, 10(1): 2-11 內容介紹: 中國大陸地區兒童肝移植的開展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大陸地區在1996年成功實施了首例兒童肝移植。截至2013 年12月31日,中國肝移植注冊( China Liver Transplant R
2021-12-30
近年來,微創肝膽胰外科有了飛速的進步和發展,尤其是腹腔鏡手術的開展,使我們對肝膽胰的解剖和入路有了更深的認識。2021年2月23日,第32屆日本肝膽胰外科學會年會暨《微創肝膽胰外科的精準解剖專家共識會
2025-04-15
該研究總結的最佳證據,可為造血干細胞移植并發GI-aGVHD患者營養管理提供循證依據。醫護人員應結合臨床實際情境、患者及家屬意愿選擇并踐行最佳證據,從而改善患者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