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25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在我國《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年版)》的基礎上對指南進行了全面更新,以指導和規范肝衰竭的臨床診療。
2022-07-25
介入聯合抗生素已成為肝膿腫的主要治療手段,但臨床工作中仍存在諸多治療難點且缺乏治療規范。本共識對肝膿腫介入治療的適應證及禁忌證、介入治療操作細節、并發癥防治和特殊情況下介入治療策略進行歸納和說明,并闡
2021-04-09
本指南在2008年版《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和治療指南》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修訂,由中國肝豆狀核變性診治領域內知名專家反復討論并執筆成稿,并在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遺傳學組會議上討論定稿。
2020-11-05
本文對《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 年版進行解讀,內容涵蓋肝衰竭的分類、定義、分期、治療及預后評估等多個方面,旨在促進臨床醫師對肝衰竭的認識,在全面考慮患者具體病情基礎上,為制訂合理的診治方案提供參考。
2020年1月,美國胃腸病學院(ACG)發布了肝、腸系膜循環障礙管理指南,腸系膜,門靜脈和肝靜脈以及腸系膜和肝動脈疾病可導致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病、非肝硬化門脈高壓、肝硬化和干細胞癌。本文主要針對肝、腸系膜循環障礙的關提出指導建議。
2019-03-20
肝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約占兒童肝臟原發性惡性腫瘤的近80%。準確的病理診斷、分型及臨床分期是制定肝母細胞瘤患兒治療方案及判斷預后的前提和基礎。為規范肝母細胞瘤的病理診斷,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兒科病理學組和福棠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病理專業委員會聯合組成專家組,經過反復討論,對肝母細胞瘤的規范取材、組織學分類要點、免疫組織化學、鑒別診斷、報告方式等形成共識。
2019-01-01
精準肝切除是以患者最大化獲益為根本目的,包括術前病情評估、手術規劃與實施、麻醉及圍手術期管理。現將2017年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由董家鴻教授第一次組織相關專家組討論制定的《精準肝切除術專家共識》進行簡單解讀,希望對普外科醫師有所幫助。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再次對我國的《肝衰竭診治指南(2012 年版)》進行更新。 《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 年版)》(簡稱《指南》)旨在使醫生對肝衰竭的診療有進一步了解,并做出較為合理的決策,并非強制性標準。鑒于肝衰竭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復雜病理生理過程,本指南不可能包括或解決肝衰竭診治中的所有問題。因此,在針對具體病情,臨床醫生應參照本
肝衰竭是臨床常見的嚴重肝病癥候群,病死率極高。 多年來,各國學者對肝衰竭的定義、病因、分類、分型、診斷和 治療、預后判斷等問題不斷進行探索。2005年,美國肝病學 會(AASLD)發布了《急性肝衰竭處理》的意見書(poition- paper)。2006年10月,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 與人工肝學組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制訂了我國第一部《肝衰竭診療指南》,從定義、誘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