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9
胃癌是原發于胃部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是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主要是胃腺癌。臨床上胃癌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和中醫中藥治療等。胃癌治療方法中
2025-04-01
該版本在繼承之前版本指南精髓的基礎上,根據最新臨床研究結果和探索進行了修訂與更新,全面覆蓋了內鏡治療、外科治療以及內科治療等胃癌治療領域的重要課題,并根據這些臨床課題進一步充實了臨床問題部分。
該指南涵蓋成人食管胃癌的評估和管理,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治療以及營養支持。它的目的是通過更好地組織護理和支持來減少實踐中的差異,并根據癌癥類型、階段和部位提供最合適的治療建議,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2021-05-30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胃鏡檢查的普及,早期胃癌的比例逐漸提高。通過規范的內鏡及手術治療,早期胃癌患者可以獲得長期生存。生存時間的延長必然導致患者對術后的生活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保證生存
由《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主辦的“4K 時代中日胃腸微創手術標準解讀交流會”系列學術活動,目的在于推進中國胃腸微創手術規范化,提高手術質量。在此基礎上,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
2019-01-30
我國胃癌病人基數巨大,胃癌術后發生的殘胃癌病例數會逐漸增多,且絕對數應該遠超日韓。有鑒于此,在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王杉教授的倡導下組織國內相關專家成立了中國殘胃癌診治協作組。經過4 次國內同道的研討會以及一屆中日韓殘胃癌峰會,達成了中國殘胃癌定義的外科專家共識。目的是在全國范圍內對殘胃癌統一定義,為今后制訂適合我國國情的診治指南打基礎。
2018-05-02
《中國殘胃癌定義的外科專家共識意見(2018年版)》歷經多輪國內外專家研討、國內外文獻薈萃分析以及全國多中心大樣本回顧性數據分析后,最終落筆形成,筆者希望通過本文能夠更加詳細地介紹該共識意見的循證醫學證據,以利于提高臨床一線工作醫生的認識。
2017-04-22
CSCO原發性胃癌診療指南2017.V1版由徐瑞華教授擔任組長,周志偉教授,沈琳教授,李進教授擔任副組長牽頭編寫。指南包括了胃癌診斷、綜合治療(非轉移性胃癌、晚期轉移性胃癌)、隨訪和附錄(TNM分期、病理分型、治療方案等等)四大部分,針對中國國情,對胃癌的手術、內科治療、放射治療等的綜合策略做出了統一的共識和規范。指南不僅包括了胃癌診療的基本策略和可選策略,在診療策略后面的注釋部分也對診療策略應用
2016-09-30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 CSCO) 、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精誠合作,2013 年曾共同制定和發表了《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3 年來,隨著有關診斷、治療和研究的進步,不斷積累和充實了新的證據,我們已匯總和更新,形成2016 年版,以進一步指導臨床實踐。
2014-09-28
免疫組化技術在腫瘤病理診斷中已廣泛應用,但具體選擇哪些標志物,不同的醫院、不同的醫師存在很大差異,甚至是分歧。這種選擇標志物的“隨意性”給病理診斷和臨床治療工作帶來某種困擾。為此,本刊依托有關學科專業委員會,邀請國內病理和臨床醫師共同研討達成最大共識,為某類腫瘤篩選出一組相對合理的免疫組化標志物,以期對該腫瘤的病理診斷和臨床治療工作有所裨益。我們會根據各種免疫組化標志物在病理診斷中的最新應用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