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發布了戊型肝炎感染指南,戊型肝炎感染是引起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全球衛生問題。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們對于戊型肝炎感染的理解已經完全改變,本文主要針對戊型肝炎感染的診斷,治療的相關內容提出指導建議。
2018年3月,美國胃腸內鏡學會(ASGE)發布了胃腸內鏡檢查期間感染控制指南,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對內鏡相關感染傳播的理解從而將感染發生風險降到最低,預防感染的措施主要包括內鏡檢查后處理,一般感染控制和操作人員保護等。
2017-12-15
人乳頭瘤病毒( HPV) 可引起人類的良惡性病變。HPV 感染疾病的研究正逐步從婦產科走向多學科。目前,人們對HPV 認識還有不足之處。福建省海峽兩岸精準醫學協會HPV 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從中國未來宮頸癌普查的模式,女性妊娠期宮頸癌的篩查,男性HPV 的檢測,尖銳濕疣( CA) 患者HPV 檢測和診治等相關問題達成一致共識: 對我國大面積開展女性宮頸癌篩查,建議采用以病因學為主的高危型HPV 檢測
2017-05-14
2017年5月,美國放射學會(ACR)發布了關于兒童尿路感染的影像學檢查標準,嬰幼兒尿路感染比較常見,其科導致腎盂腎炎和腎臟瘢痕形成,影像學檢查的作用是評估泌尿學異常和指導治療,本文主要診斷問題尿路感染的影像學檢查內容提出指導建議。
2017-04-30
為了進一步規范HIV/MTB合并感染的診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和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艾滋病學組共同制訂了此專家共識。本共識是基于我國HIV/MTB合并感染的流行現狀、臨床實踐和研究進展進行編寫,同時參考了國內外HIV/MTB合并感染診療相關指南。本共識將隨著HIV/MTB合并感染流行病學的變遷以及臨床與基礎研究的進步而定期更新。
2017年1月,美國胃腸病學院(ACG)發布了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指南。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全球范圍內常見的感染,是導致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高危人群,監測、治療等問題提出循證指導意見。
2016-11-30
2014年1月31至2月1日在日本京都召開了關于幽門螺桿菌(Hp)胃炎的京都全球共識會議,京都共識意見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根除HP可最大獲益京都全球共識給HP治療帶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需要重新重視根除HP的意義,增加治療獲益人群,預防胃癌發生;另一方面我國存在人口眾多,感染率高,抗菌藥物耐藥率高,全面根除會增加社會經濟負擔;而且我國醫生人數多,知識更新慢,對感染是否治療,治療方案及根除治療
2016-06-08
發布日期:2014-08-26 英文標題:HIV/HBV Coinfection: Guideline and Commentary 制定者:紐約州衛生局(NYS DOH)艾滋病學會艾滋病臨床指南小組 出處:HIV/HBV Coinfection: Guideline and Commentary 內容介紹: 近期紐約州衛生局(NYS DOH)艾滋病學會艾滋病臨床指南小組編寫和發布了
2016-03-30
眼科疾病為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眼部器官結構復雜,手術技術難度高,手術的醫院感染風險大。為保障眼科手術的安全性,結合國內相關醫院感染管理的規范和法規,參考國際相關指南,特對我國眼科手術室的管理提出以下要求。 拓展指南:[[眼科|5]]
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是急診科常見的急危重癥,是指嚴重感染導致的低血壓持續存在,經充分的液體復蘇難以糾正的急性循環衰竭,可迅速導致嚴重組織器官功能損傷,主要死亡原因為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dys 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早期正確診斷和處理與臨床結果密切相關。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急診醫師對感染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中國醫師
2014 IDSA 假體感染(PJI)診斷及治療指南推薦意見如下:術前評估1.若病人存在以下情況,須考慮診斷PJI:持續的關節置換部位竇道形成,或置換部位需持續引流;急性發作的置換部位疼痛;關節置換后的持續慢性疼痛,特別是既往有傷口愈合障礙或者淺表深部感染,關節置換術后無明顯癥狀,間歇一定時間后出現的關節置換部位疼痛。2.評估患者是否為PJI需要結合病史和體檢。病史需要提供的情況包括:假體類型,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