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中西醫結合加速康復外科是指在加速康復外科的基礎上,引進一系列有中醫理論和實踐依據的優化措施,減少患者在圍手術期的應激反應,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2021-04-25
臨床科室應結合醫院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實際情況、患者及家屬意愿,科學運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PICC相關性血栓物理預防的循證依據,提高臨床護士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PICC相關性血栓預防的風險意識。
2020-06-30
圍繞肝門橫溝(第一肝門)及周圍的膽道疾病是膽道外科的難點與焦點,涵蓋結石、腫瘤、炎癥、損傷與先天性解剖異常等所有膽道的良惡性疾病。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特殊的病理生理學進程,導致臨床上處理此類疾病具有手
2020-01-03
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由丹麥學者 Kehlet 提出,旨在通過多學科、多模式的圍術期干預措施,減輕手術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ERAS 最早應用于結直腸外科,鑒于其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資源,目前已擴展至骨科、婦科、泌尿外科及心胸外科等多個領域。2019 年 5 月,歐洲 ERAS 協會首次發布了《心臟手術圍術期監
2019-08-30
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ASCRS) 于2019年2月公布了最新的藏毛竇診治臨床實踐指南。指南是由國際知名結直腸外科專家組成的臨床實踐指南委員會修訂,對藏毛竇的一些爭議進行了匯總和分析。
2019-05-30
近年來,我國多家醫療中心開始嘗試使用DBS或SCS對DoC患者進行促醒治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共識旨在建立DoC神經調控治療技術標準,明確DoC外科治療的手術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方法、療效評價以及調控,規范和指導DoC的外科治療。
2017-02-15
《肝細胞癌外科治療方法的選擇》于2000 年10 月25—28 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的“第六屆全國肝臟外科學術會議”期間,經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肝臟外科學組全體委員討論通過后頒布[1-2] ;其后分別于2004 年和2008 年進行兩次修訂 。2014 年9 月和2016 年7 月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在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肝臟外科學組委員和國內部分著名肝臟外科專家范圍內征詢意見,最終于2016 年
發布日期:2015-08-25 英文標題:Liver trauma: WSES position paper 制定者:世界急診外科學會(WSES) 出處:World J Emerg Surg, 2015, 10: 39 內容介紹: 2015年8月,世界急診外科學會(WSES)發布了肝外傷意見書。
慢性腸系膜缺血(CMI)是由于無法獲得足夠的餐后腸道血流,通常是由腸系膜血管起始處的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癥引起的。患者通常表現為餐后疼痛、對食物的恐懼和體重減輕,盡管他們可能出現急性腸系膜缺血和腸梗死。
2025-06-20
本共識的制定旨在根據目前最新臨床研究進展,總結不同手術技術以完善我國UAPA患者的治療方法,為從事兒科及結構性心臟病的臨床醫師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