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
作為 DGU SKT 第十次科學會議的一部分,專家小組對現有建議和相關或當前文獻進行了批判性討論,并形成了共識。其中集成了診斷、治療和治療的算法。
2019年2月,日本心血管麻醉醫師學會(JSCVA)發布了心血管麻醉中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測定腦血氧指南,近紅外光譜技術測定腦血氧已經應用于心血管麻醉當中,但是缺乏相應的指南,本身主要針對在心血管手術中發生腦缺血的高危患者中應用該項檢測技術提供指導建議。
2019-08-0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全世界范圍內導致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發病率在2%~8%。

2023-09-14
本共識旨在為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腎內科和全科醫學科醫生提供較全面的臨床指導意見,以提高患者共病管理水平,改善其心血管健康與結局。
2021-11-25
食管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實體腫瘤中發病率排第6位,死亡率排第4位,我國每年新發病例數約占全球的50%以上,其中90%以上為食管鱗癌。由于早期患者癥狀不明顯,確診時大部分患者已發展為中晚期。
2020-02-23
吲哚菁綠(ICG)近紅外光成像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外科導航技術在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等腫瘤前哨淋巴結清掃定位方面取得了較為肯定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ICG熒光成像技術在腹腔鏡設備上成功運用,學者們發現ICG近紅外光成像具有更好的組織穿透性,在可見光下能夠比其他染料更好地識別肥厚脂肪組織內的淋巴結,使ICG熒光成像引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淋巴結清掃成為一個新的探索方向。另外,ICG在重建器官以及胃腸吻合口血運
2021-10-01
吲哚菁綠(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種生物相容性好的近紅外光造影劑,可被波長750~800 nm外來光所激發,發射出波長更長的近紅外光,從而實現組織和器官顯影。

2023-10-15
rScO2監測與腦電圖、腦血流監測和中樞神經損傷的生化指標檢測相輔相成,為預防中樞神經系統缺血缺氧以及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2021-02-03
因本版指南內容較多,本文重點分享與內分泌科醫師關系密切的 T2D心血管風險評估與防治 CVD 的降糖藥選擇相關部分。
本文主要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監測和治療管理提供了最新的、全面的的循證建議。
2022年9月,美國近距離放療學會(ABS)更新發布了部分乳腺照射共識聲明。本文總結了部分乳腺照 (PBI)方法的臨床試驗,介紹了PBI在特殊女性患者中的應用以及患者選擇等。
2022年6月,腹部放射學會(SAR)聯合美國近距離放療學會(ABS)共同發布了當代影像引導宮頸癌近距離放射治療共識建議。本文主要針對宮頸癌患者近距離放射治療的影像學評估和程序指導提供建議。
2022年5月,美國近距離放療學會(ABS)發布了肝臟腫瘤釔90微球永久性植入近距離放射治療共識聲明。本文主要針對釔90(90Y)微球經動脈放射性栓塞近距離治療肝癌和轉移性肝癌達成多學科共識。
2019年5月,美國近距離放療學會(ABS)發布了術中放療共識,傳統意義上的放療是通過外照射或近距離放射療法進行,術中放療(IORT)是一種可以縮短治療過程,降低毒性,降低成本,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替代療法。本文主要針對術中放療的相關內容提出指導建議,內容涉及術中放療患者的選擇,高、低劑量近距離放療的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