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一種運動性或位置性錯覺。據統計以眩暈為主訴者在神經內科門診中約占5% ~10%,住院病例中約占 6.7%,在耳鼻咽喉科門診中約占7%。眩暈可由眼、本體感覺或前庭系統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貧血、中毒、內分泌疾病及心理疾病引起,它涉及多個學科,患者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常伴有惡心、嘔吐,常突然發病并伴有明顯的恐懼感,而就診于急診。本文從中樞性眩
高血壓急癥臨床表現多樣,為統一高血壓急癥的定義、診斷和治療標準,規范臨床診治,改善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聯合中國高血壓聯盟眾多專家,就這一臨床重要問題在2010年做出統一共識。近幾年高血壓急癥領域在國內外開展了大量研究,為急診高血壓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故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高血壓聯盟決定啟動《中國急診高血壓診療專家共識》的修訂工作。
急性心力衰竭(AHF) 是指繼發于心臟功能異常而迅速發生或惡化的癥狀和體征并伴有血漿利鈉肽水平的升高,既可以是急性起病,也可以表現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償(ADHF),其中后者更為多見,約占70% ~80%。臨床上最為常見的AHF是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雖較少見,但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基于右心從胚胎起源、結構及功能皆不同于左心,本指南主要述及急性左心衰竭的相關內容。AHF是常見急癥,常危及生命,必須
創傷失血性休克是指創傷造成機體大量失血所致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和器官功能受損的病理生理過程。休克常常合并低血壓[定義為收縮壓<90mmHg(1mmHg=0.133kPa),脈壓差<20mmHg,或原有高血壓者收縮壓自基線下降≥40mmHg]。30%~40%的創傷患者死亡是因為失血過多導致,這類患者中10%~20%因為錯誤的救治方案或不恰當的治療措施而死亡。急性失血是創傷首要
急性中毒是指人體在短時間內接觸毒物或超過中毒量的藥物后,機體產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及其臨床表現。急性中毒病情復雜、變化急驟;嚴重者出現多器官功能的障礙或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是急診科常見的急危重癥,是指嚴重感染導致的低血壓持續存在,經充分的液體復蘇難以糾正的急性循環衰竭,可迅速導致嚴重組織器官功能損傷,主要死亡原因為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dys 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早期正確診斷和處理與臨床結果密切相關。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急診醫師對感染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中國醫師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急診醫師對感染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特組織專家編寫本指南。專家組參考了國內外感染性休克相關指南的建議,并依托最新循證醫學證據,以病理生理學發生發展為基礎,制定規范化診治方案的指導意見,為急診科臨床醫生提供有價值的臨床指導。在指南內容編寫過程中,當專家們意見不一致時,指南內容將優先參考目前可獲得的病理生理學相關證據。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急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的治療面臨眾多新挑戰。由于急診ACS患者的病情特點和基礎狀況等存在諸多差異,因此需要急診醫師在治療ACS過程中,針對每位患者給予個體化的綜合治療,這一點在重癥患者的治療中尤為重要。以下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脂藥、ACEI等,如果在急救現場已經給予了負荷量,此時則只需按時按量再次給藥。
隨著近年來重癥肺炎在病原學、病情評估和臨床預后等方面研究的不斷深入,為更好地指導重癥肺炎的治療,于學忠等制定了本共識,對重癥肺炎的診斷、急診及入院后評估、治療、治療后評估及預后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急性循環衰竭(休克)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如嚴重膿毒癥病死率30%,而合并急性循環衰竭(休克)患者病死率可達50%。但目前我國尚無關于急性循環衰竭的共識或指南,而且臨床診斷標準不夠清晰。近年國際上陸續發表了數篇急性循環衰竭(休克)相關的文獻、共識和指南以便于規范其診斷和治療,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是在2014年發表的歐洲休克血流動力學監測共識,該共識提出了急性循環衰竭(休克)診斷的新觀點。為促進我國急診急
本篇就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的急診臨床診斷思維、診斷流程及診斷標準,包括對不同嚴重程度的患者進行評估的標準及內容等問題做簡要闡述。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骨盆骨折是急診創傷領域的重大難題,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并發癥率,早期快速有效地處理尤為重要。這需要每家醫院制定和落實與醫院級別相匹配的救治流程,并依賴于急診、創傷、骨科、外科、放射介入、麻醉等多學科團隊的高效協作。2015年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4個學會共同合作,組織國內相關學科的200多名專家,在2011
為規范臨床診療行為,提高腦出血診治水平,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組織國內外多學科專家,共同制定了《自發性腦出血診斷治療中國多學科專家共識。該共識主要包含概述,診斷,院前與急診室的急救管理,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復發預防,早期康復,臨終關懷8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