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8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及生活習慣的改變,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和食管胃交界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的發病率均有明顯上升趨勢,3種疾病共同特點是發生于食管胃交界部位,且必須依靠充分的臨床信

2023-07-01
該共識針對SiewertⅡ型AEG的外科相關問題,包括定義、分期、切除范圍、切緣評判、淋巴結清掃、手術路徑和腔鏡治療等,提出了15項臨床問題和推薦意見。
2019-11-30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腹腔鏡與內鏡外科學組組織國內部分胃腸外科和胸外科專家進行認真討論,根據目前臨床研究證據,參考最新國際指南和共識,聚焦Siewert Ⅱ型AEG的外科相關問題,包括定義、分期、切除范圍、切緣評判、淋巴結清掃、手術路徑和腔鏡治療等,提出15項臨床問題和推薦意見,力爭求同存異、協作規范,形成本共識。
2024-02-22
多模式治療的進步有助于改善食管胃結合部癌(EGJ)患者的預后,目前的治療策略已經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最佳策略因國家和機構而異。本文主要針對EGJ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循證指導建議。
2023-10-25
結合循證醫學證據與臨床經驗,遵循科學性、普適性、規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導原則,在臨床實踐中已得到推廣應用,并依據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更新。
2021-04-20
本文將簡要闡述相應的細化和改進內容,以幫助臨床實際工作中更精確地對腫瘤進行分期, 以有助于精準醫療的實施。
2020年7月,加拿大預防保健工作組(CTFPHC)發布了慢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腺癌的篩查指南。專家小組對內鏡否篩查在無警報癥狀的性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中能否發現早期癌癥和癌前狀態進行了調查。

2023-05-11
本文對《食管和食管胃結合部癌臨床實踐指南(2023 V1版)》較2022 V5版有關治療和隨訪的主要更新內容進行解讀,以期為我國臨床醫務工作者開展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據和借鑒。
2022-07-20
探索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與紫杉醇比較在PD-L1陽性晚期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的兩項全球多中心、隨機對照、Ⅲ期研究(Keynote-061和062)均以失敗告終,導
2023-11-29
本文將對2023年第3版較2023年第2版有關治療和隨訪的主要更新點進行解讀,以期為我國食管癌治療提供最新的治療依據。

2024-12-04
本文主要提供了胃和胃食管交界處(G/GEJ)腺癌的CLDN18.2 IHC檢測指南,以及優化G/GEJ腺癌預測生物標志物檢測的一般建議。
內容介紹: 2016年11月,美國病理學家協會(CAP)、美國臨床病理學會(ASCP)以及(ASCO)聯合發布了胃食管腺癌HER2檢測以及臨床決策制定指南。 HER2是目前唯一用于晚期胃食管腺癌患者選擇特殊治療的生物標志物,本文的目的是針對晚期胃食管腺癌患者HER2檢測以及臨床治療決策的制定提供循證指導,專家組針對這些內容共提出了11條推薦建議。 拓展指南:[[胃食管|5]]
2024-01-20
本文將2023年1~3版指南中在食管與EGJ癌的診斷與檢測、圍術期治療和系統治療等更新內容進行總結,并結合國內診療現狀加以解讀和點評。
2023-01-20
本文將《NCCN 臨床實踐指南: 食管和食管胃結合部癌》2022年第1~4版指南中對于分子標志物檢測和基因風險評估、內鏡和外科治療、圍術期治療、系統治療方案等方面的更新內容進行匯總并予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