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5
老年髖部骨折是骨質疏松性骨折中一種較為常見且嚴重的骨折類型。骨質疏松癥是導致老年髖部骨折且影響其預后的重要因素。針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及早規范進行骨質疏松癥的評估和治療十分必要。本共識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
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各類創傷因素導致的肢體開放性骨折日趨增多,開放性骨折患者傷情復雜多變,規范處理決定良好預后。目前我國缺乏開放性骨折相關的診療共識,為提高創傷救治水平,規范開放性骨折的診斷和治療流程,降低傷殘率及病死率,參考國內外資料,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傷骨科學組、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外固定與肢體重建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創傷感染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骨科
骨質疏松性骨折具有骨量差、修復慢、內固定穩定性弱且失敗率高等特點,常伴有不同程度骨缺損。臨床以肱骨近端、橈骨遠端、脛骨平臺、脛骨遠端、跟骨與脊柱骨缺損較為常見,主要以自體骨、異體骨與各種骨替代物進行修復。本共識在骨質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學的基礎上,依據文獻復習和專家調研的結果,對骨缺損特點、骨修復材料、常見部位骨修復策略及康復輔具應用等方面存在爭議的問題進行闡述,期望改善疾病預后,并推進骨質疏松性骨折
2014-08-20
隨著外傷和交通事故增多,眼眶骨折發生率明顯增加。目前我國在眼眶骨折的診療方面存在許多問題:漏診、誤診和誤治,術前檢查、手術適應證、手術時機、手術技術和修復材料應用等尚無統一規范,治療水平參差不齊,治療效果大相徑庭,嚴重并發癥時有發生。針對上述現狀,本學組召集我國眼眶外科專家,依據先易后難原則,根據專家多年實踐經驗,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充分討論,制定出眼眶爆裂性骨折診療專家共識,以期為臨床規范化診療
2024-02-08
本文為成人困難氣道的綜合管理指南的第2部分內容,主要內容涉及清醒氣管插管,意外困難氣道、氣管插管技術、頸前通路技術、插管前評估和規劃、快速序貫插管、心肺復蘇等。
2022-11-01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與中風和全身性血栓栓塞風險的顯著增加有關。隨著 2009 年第一個非維生素 K 拮抗劑直接口服抗凝劑 (NOAC) 的成功推出,維生素 K 拮抗劑在大多數臨床環境中的
2020-09-01
肝移植是治療所有類型肝衰竭,某些非肝衰竭指征和肝癌的非常成功的治療方法。大多數轉診來自二級保健。由兩部分組成的指南的第一部分概述了要推薦的人以及應該如何推薦,包括患者詳細信息和其他問題,例如與酗酒和濫
2017-06-30
自1995年Peters等首次報道小兒腹腔鏡腎盂成形術以來,經過20余年的發展,腹腔鏡腎盂成形術以其疼痛輕、創傷小、恢復快、美容效果好及成功率不低于開放手術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先天性UPJO 治療水平,規范腹腔鏡手術操作以利于更好地推廣該手術技術,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內鏡外科學組和衛計委行業科研專項“小兒腔鏡診斷治療先天畸形技術規范、標準及新技術評價”課題組,組織相關專家制定《
小兒內科19個病種臨床路徑(衛生部2010年)我部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矮小癥、病毒性心肌炎、川崎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癲癇、1型糖尿病、急性腎小球腎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原發性腎病綜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過敏性紫癜、毛細支氣管炎、熱性驚厥、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和支氣管肺炎等小兒內科19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現印發給
2015-08-30
肝門部膽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是臨床最為常見的肝外膽管癌,約占肝內、外膽管癌的50%以上,在自然人群中發病率尚不詳。雖然目前HCC的診斷和治療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由于腫瘤解剖位置特殊、手術治療難度大、對傳統放化療不敏感等特點,其術前診療體系、手術方案制定及其他輔助治療的選擇仍存在諸多難點和爭議。明確HCC的診療現狀,制訂符合臨床診療實踐的規范化診療方案,
2016年12月,美國東部創傷外科學會(EAST)發布了鈍挫傷后肋骨骨折手術固定指南。在所有受傷者中肋骨骨折發生率為10%,且與嚴重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為鈍挫傷后肋骨骨折手術固定提供循證建議。
2024-09-13
本文主要介紹了腭部手術,結局和隨訪,并發癥和術后管理的相關內容。

2025-03-05
本共識基于循證證據,結合已公開發表的相關共識和指南,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聚焦老年髖部骨折人群特點和圍手術期衰弱護理管理的核心要素,旨在為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衰弱的規范化評估和干預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