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韓國麻醉醫師學會(KSA)丙泊酚鎮靜專家建議小組發布了非麻醉醫師應用丙泊酚鎮靜實踐指南。指南主要針對成人患者在丙泊酚鎮靜狀態下進行診斷和治療,共包含33條推薦意見。
2016-09-30
麻醉應消除患者的疼痛,為手術操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尚需維護機體功能的平衡,內環境的穩定。但麻醉期間患者生理功能的變化、藥物的相互作用、手術的不良刺激等均可導致麻醉并發癥甚至死亡。隨著麻醉專業的發展,麻醉醫生水平的不斷提高,麻醉技術、監測手段及其藥物的不斷更新,麻醉并發癥與死亡率雖呈下降趨勢,但尚未完全滿足人類健康水平的要求。因此,術前準確評估病情與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術前用藥與劑量,規范與正確防治麻
2019-12-10
術前肺功能評估的目的:使用無創或者微創的方法,準確評估患者肺功能,預測患者接受根治性手術后,圍術期并發癥的風險及遠期生存風險,為外科手術切除范圍決策提供依據。根據評估結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從而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提高遠期生活質量。
以解決酒精戒斷綜合征 (AWS)、酒精使用障礙 (AUD) 患者的護理問題)和大麻素劇吐綜合征(CHS)。

2024-08-14
床旁超聲(POCUS)是指臨床醫生在患者床邊進行的超聲檢查,以回答集中的臨床問題,指導管理。本文主要提供關于腎臟科POCUS的診斷應用的培訓和能力標準的建議。
本文主要提出了急診科暈厥的核心管理流程,建立了疑似暈厥患者的一般檢查和護理共識,并為急診科廣泛的暈厥(最初表現為TLOC)患者提供充分和系統的管理規則。
2022年5月,加拿大急診醫師協會(CAEP)發布了急診科老年人護理聲明建議,急診科內老年人就診比例較高,本文主要針對急診科內老年人的護理提供聲明建議。
2013-05-01
介入放射學技術在我國開展巳有30年歷史,巳成為目前診斷和治療多種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介入手術創口、創傷較小,越來越受到醫師和患者的歡迎。當前介入手術與外科手術一樣也存在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不合理現象,如使用率偏高、用藥時間不合理、療程過長等,需進一步規范管理,加強培訓,加大干預力度,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2010年美國介入放射學會提出了介入診療的抗菌藥物使用指南。近幾年來,我國衛生部頒布了 一系列有
2017-01-15
為了解決當前急迫需要且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廣性的結直腸外科手術麻醉的加速康復外科(ERAS)臨床操作規范,廣東省醫師協會加速康復外科醫師分會于2016年10月19日特組織廣東省部分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討論,根據最新循證醫學證據并結合國內外研究進展和經驗,形成本專家共識。
學術急診醫學協會第四版《急診科合理和適當護理指南》(GRACE-4) 編寫團隊制定了臨床相關問題,以解決酒精戒斷綜合征、酒精使用障礙患者的護理問題和大麻素劇吐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