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0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利用代謝組學檢測技術,檢測疾病相應代謝產物在疾病發生發展及轉歸過程中的變化,可以為探索疾病病因、病理機制提供參
目前,胃癌的治療已經進入以病人為中心、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時代。外科手術仍然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療手段。除手術外,以放化療為主的其他治療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治愈率,而對于無法接受手術的病人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通過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DT)合作,可以建立合理的胃癌診療流程,同時也有利于引進新技術、新方法,改進和完善現有的治療方式,從而提高
胃腸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來自胃腸道的間葉源性腫瘤。除外微小GIST(直徑1 cm 以下),約20%的病人首診即合并遠處轉移,約半數局限性GIST 完整切除術后發生復發。包括GIST 在內,當今的腫瘤診治模式早已告別單一學科或單一手段,代之以一種診療模式為主,聯合其他多個學科的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ultidisciplinary t
隨著對腫瘤發病機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精準醫學理念的提出,綜合治療已成為腫瘤診療領域的發展趨勢。一系列新技術、新藥物的出現,如術前MRI精確分期、靶向藥物、新型三維適形放療技術、外科吻合技術和微創技術等,使直腸癌的診療水平不斷進步與更新,傳統單一學科診療模式顯然已不能滿足臨床需要,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出現解決了這一矛盾,即由結直腸外科、影像科、腫
胰腺癌是惡性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具有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預后差等臨床特點,發病率在國內外均呈明顯上升趨勢。胰腺癌的治療原則是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主要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及介入治療等。綜合治療是任何分期胰腺癌治療的基礎,但對每個病例須采取個體化原則,根據病人的不同身體狀況、腫瘤部位及大小、侵及范圍、黃疸水平以及肝腎功能狀態等,有計劃地合理應用現有的診療手段,盡可能根治或控制腫瘤
隨著結腸癌研究的進展及理念的變化,單一的治療方式無法滿足結腸癌的診治需求,以外科手術為基礎的結腸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診治模式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5-11-23
為準確選擇免疫組化指標,本共識簡要總結免疫組化在軟組織腫瘤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和注意事項,介紹軟組織腫瘤常用的免疫組化指標,以及免疫組化在梭形細胞、小圓細胞和上皮樣軟組織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
2014-09-28
免疫組化技術在腫瘤病理診斷中已廣泛應用,但具體選擇哪些標志物,不同的醫院、不同的醫師存在很大差異,甚至是分歧。這種選擇標志物的“隨意性”給病理診斷和臨床治療工作帶來某種困擾。為此,本刊依托有關學科專業委員會,邀請國內病理和臨床醫師共同研討達成最大共識,為某類腫瘤篩選出一組相對合理的免疫組化標志物,以期對該腫瘤的病理診斷和臨床治療工作有所裨益。我們會根據各種免疫組化標志物在病理診斷中的最新應用進展,
2017-01-30
隨著MDT 診療模式在我國的逐漸普及,由于各地區醫療發展不平衡所導致的消化道腫瘤MDT 組織形式和討論效果參差不齊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為保證消化道腫瘤MDT 診療模式的規范化、常態化及可持續性發展,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消化道腫瘤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多學科綜合治療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并編寫制定了本專家共識。 拓展指南:[[消化腫瘤|5]]
2019-06-30
下一代測序(NGS)技術近年來在遺傳病檢測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以靶向測序及全外顯子組測序為代表的技術已成為遺傳病診斷的重要工具。全基因組測序(WGS)理論上可以同時檢測單核苷酸變異、結構變異(含拷貝數變異)及線粒體變異等,有望進一步提升臨床遺傳檢測的效能。由于WGS產生的數據涵蓋受檢者的幾乎全部遺傳信息,為了實現其臨床意義以及妥善處理檢測相關的復雜遺傳咨詢問題,39位醫學遺傳學專家共同探討了wGS
2016-10-24
1型戈謝病是一種可影響多個系統的溶酶體疾病,本文是由25位專家基于文獻綜述經過討論形成,主要針對1型戈謝病的短期以及長期管理目標提出相關共識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