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0
放射性粒子組織間永久植入治療(簡稱粒子植入)腫瘤屬于近距離范疇,它具有局部劑量高和周圍正常組織損傷小的特點,已成為早期前列腺癌標準治療手段之一。粒子植人借助超聲、CT、MRI影像引導將放射性粒子送人到腫瘤靶區,因此,放射性粒子治療兼具外科和介入治療的特點。而粒子植入治療的劑量學評估、危及器官劑量控制又隸屬放射治療范疇,因此,粒子治療是跨學科、跨專業的技術。建立一支多學科合作團隊,才有可能實現精準的
2022年5月,歐洲核醫學協會(EANM)聯合多家學會組織共同發布了兒童膠質瘤的含放射性標記氨基酸和[18F]FDG的PET檢查(第1版)。PET檢查已經廣泛用于兒童腫瘤學的關注當中,本文主要針對兒童
2022-10-20
本指南主要針對檢查適應證、醫務人員崗位職責、檢查操作規范及報告和顯像過程中的輻射安全問題。?
2025-01-24
本文全面概述了成人 CNO 在中軸骨骼不同 “靶” 部位的特征性 CT 表現,從而有助于將其與易混淆的情況相鑒別,為(早期)發現該疾病提供指導。
本簡報中描述的技術是RapidAI。這是一個使用人工智能處理疑似急性中風患者的CT或MRI診斷圖像的平臺。
心臟計算機斷層掃描(cardiac CT)領域不斷發展,但該領域的術語并不統一。本文主要更新了一套與心臟CT相關的臨床和研究活動中常用的醫學術語標準。
2022年3月,歐洲協會心血管影像協會(EACVI)聯合多家學會共同發布了兒童心臟病學中心血管CT檢查的輻射安全性共識。先天性心臟病和后天性心臟病的兒童患者可能會暴露于非必要的醫療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影像
2022年5月,意大利兒科心臟病學會(SICP)聯合意大利醫學放射學會(SIRM)發布了先天性心臟病的心血管磁共振和CT檢查的共識建議。心血管磁共振和CT檢查徹底改變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傳統診斷方法,本文
2020年10月,歐洲胃腸道內窺鏡學會(ESGE)聯合歐洲胃腸道和腹部放射學會(ESGAR)發布了結腸鏡檢查的影像學備選方案—CT結腸造影和結腸膠囊內鏡檢查指南。結腸鏡檢查結直腸癌的早期診
2019 年1月,美國心血管計算機斷層掃描學會(SCCT)更新發布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CT成像檢查,從檢查技術到報告內容,提出了規范化的指南。
2018-04-17
頭頸部癌占全身惡性腫瘤的30%,治療以手術為主。局部晚期或無法手術切除時以放射治療聯合化療為主。手術、放療后局部、區域復發仍是主要失敗原因,復發后挽救治療目前尚無理想的方法;放射性粒子植人治療已成為早期前列腺癌標準治療手段之一。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療是經直腸超聲引導聯合會陰部模板輔助,實現粒子在前列腺內空間合理分布,可確保粒子植入治療與術前計劃完全一致。 2002年中國學者將CT引導技術引入
2017-04-30
放射性粒子組織間永久植入(簡稱粒子植入)治療腫瘤屬于近距離治療范疇, 它具有靶區局部劑量高,周圍正常組織劑量低的特點,同時粒子植入治療需要在穿刺引導下進行,它又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已成為早期前列腺癌標準治療手段之一。粒子植入治療需要借助超聲、CT、MRI 等影像引導和輔助導航引導系統來實現粒子在腫瘤靶體積內精準分布,確保術后與術前計劃高度一致。如何實現粒子在靶體積內精準適形劑量分布,圖像引導

2023-02-01
文章擬對該Bone-RADS進行詳細解讀,有利于廣大放射科醫師更好地掌握成人CT和MRI偶發孤立性骨病變的診斷管理。
2021-02-09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PCNSL)的先進分子和病理生理學表征揭示了對有前途的靶向治療方法的見識。醫學成像在PCNSL診斷,分期和反應評估中起著基本作用。機構影像學變化和臨床試驗報告不一致會降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