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0
急性胸痛是心血管內科及急診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起病急,可危及生命,最常見的病因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肺動脈栓塞和主動脈夾層,對病因進行早期明確及對高危胸痛患者進行有效篩查有利于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
2020-12-20
人工智能技術為肝臟疾病醫學影像研究提供了新契機。為促進肝臟人工智能科學研究的發展,提高肝臟疾病精準診療能力,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醫學影像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工作委員會、腹部學組和磁共振學組聯合對肝臟局灶性
骨密度測量在骨質疏松癥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定量CT(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 因其成像技術優勢,近年來在骨質疏松癥的臨床和科研以及健康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為了更好地規范QCT 在骨質疏松癥診療和健康管理中的應用,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聯合11 個學術團體,組織全國著名的專家對近年來國內外QCT 的研究進展和臨床文獻進
2019-02-20
CTA具有無創、費用低及可重復性強等優點。頭頸部CTA是目前診斷頭頸部血管病變、觀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變以外疾病血供來源的重要影像方法,已經成為頭頸部血管病變診斷及長期隨訪的首選無創影像檢查方法,制定頭頸部CTA專家共識對指導日常臨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組織專家在參照2015年美國放射學院、美國神經放射學會、兒科放射學會最新版本頭頸部CTA應用指南的基礎上,參閱大量中、英文文獻,
2018-12-10
冠狀動脈CT 血管成像(CCTA) 檢查已成為臨床篩查冠狀動脈疾病安全、可靠的首選技術之一,隨著技術發展,后64 排高端CT 設備近年已有大量裝機。 但在掃描適應證、掃描方式及對比劑使用等方面仍存在大量不合理、不規范的現象。CCTA 掃描與報告書寫的規范化、標準化應用水平亟待提高。制定本共識的目的即是建立可共同遵循的掃描適應證及規范化掃描方案和影像報告等指導原則, 以便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規范化推廣應
2018-02-20
肺癌是導致中國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已有的研究證明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高危人群進行肺癌篩查能降低20%的肺癌死亡。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肺癌篩查指南。本指南推薦的肺癌高危人群為:年齡50歲-74歲;吸煙20包/年,或者戒煙5年。參與肺癌LDCT篩查前,需要獲得篩查者的知情同意。肺癌篩查需與健康教育結合,向患者宣傳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因此,健康教育應該整合到肺癌篩查全過程,以便幫助患者戒煙。
2025-06-25
本共識旨在建立CZT探測器SPECT、SPECT/CT設備質量保障的內容、規范和標準,以確保其設備在臨床應用中達到原廠設計的性能指標,運行安全可靠,滿足臨床診斷需求。
2022-12-30
納米刀手術及圍手術期可能會發生相對特殊的護理問題,區別于其他手術圍手術期護理管理,這些問題國內尚無標準及共識,特召集國內相關領域專家討論制定有效的預防管理措施,形成本共識,供臨床參考。
2022年2月,歐洲協會心血管影像協會(EACVI)發布了心臟CT檢查的臨床應用-共識第2部分。心臟CT檢查是一種非侵入性診斷工具,可用于檢測和量化冠狀動脈狹窄,本文作為心臟CT檢查的臨床應用共識的第
2022年1月,歐洲協會心血管影像協會(EACVI)發布了心臟CT檢查的臨床應用共識,本文為第1部分,心臟CT檢查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引入的,自此,越來越多的臨床應用證據迅速出現。
2021-11-01
術語間質性肺異常是指在沒有臨床懷疑該疾病的患者中可能與間質性肺疾病相符的特定 CT 結果。間質性肺異常越來越被認為是老年人肺部 CT 的常見特征,發生在 4-9% 的吸煙者和 2-7% 的非吸煙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