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發布了早期乳腺癌的診斷,治療和隨訪指南,文章主要提供了更新的早期乳腺癌管理指導,涉及診斷,治療以及隨訪的相關內容。
2019年5月,歐洲放射腫瘤學學會(ESTRO)發布了早期乳腺癌基于植入物的即時乳房重建術后放射治療靶區勾畫指南,乳腺切除術后即時乳房重建(IBR)率正在增加,目前還缺少術后靶向放射治療放射區域勾畫的指南,本文主要針對:早期乳腺癌基于植入物的即時乳房重建術后放射治療靶區勾畫提出了指導建議。
2019-05-15
中國抗癌協會協同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專家團隊在分析總結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數據的基礎上, 參考了歐美及東亞等國家的最新乳腺癌篩查指南, 并結合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水平, 分別從篩查起始年齡、 篩查方法、 篩查時間間隔3個方面, 針對中國女性乳腺癌一般風險人群和高危風險人群制定了這部以人群為基礎的規律性女性乳腺癌篩查指南。
2019-04-09
2019年4月,美國醫師協會(ACP)發布了乳腺癌一般風險女性篩查指南,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針對乳腺癌一般風險女性的篩查提供指導建議,涉及年齡在40-49歲,50-74歲以及75歲以上人群和所有人群的篩查建議。
2019-03-30
近年來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的抗HER2治療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療效,新的抗HER2藥物也越來越多用于臨床。與此同時,HER2檢測中也出現了一些新進展和新問題。本指南以《乳腺癌HER2檢測指南(2014版)》為基礎,補充相關領域的更新,旨在提高HER2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更有效地評估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并選擇適合抗HER2靶向治療的乳腺癌患者。
2019-01-30
近年來,隨著對乳腺癌篩查的重視以及乳腺癌診療技術的提高,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顯著提高,患者生存時間顯著延長。乳腺癌患者術后治療及隨訪過程中,由于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或乳腺癌患者年齡、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變化所導致的種種問題,已成為乳腺癌患者管理的新難題,其不僅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轉化為疾病復發和死亡風險。乳腺癌患者的管理不應局限在乳腺癌診斷治療的過程和乳腺癌這一單學科,而是全程跟蹤、整
基因組學、計算機以及影像學技術的進步催生了將定量圖像溫習用于診斷檢測的新的機會。本文主要針對乳腺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免疫組化定量分析的相關內容提出了指導建議。
2019-01-09
約有15–25%的乳腺檢測的病變為導管原位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出關于乳腺導管原位癌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建議,共包括29條建議內容。
2018-12-20
目前,主要的微創手術方式包括微創旋切和能量消融治療。真空輔助乳腺微創旋切系統由旋切刀和真空抽吸泵兩部分裝置組成,旋切刀在真空抽吸泵的輔助作用下對病灶組織進行切割,切取組織進行活檢或者重復切割直至病灶完全切除。由于該治療切口小,因而被視為美容手術用于乳腺良性腫瘤的治療。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包括內部創傷大、腫瘤殘留和術后血腫等。能量消融治療通常可以分為冷凍消融、熱消融和不可逆性電穿孔3
2018-12-20
年輕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保存一直是腫瘤生殖學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熱點。為更好地給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的生育力保存醫療服務,湖南省來自乳腺科、生殖科、遺傳科的專家,匯總國內外相關重要研究結果和指南,結合臨床實踐經驗,通過充分討論后,制定了年輕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實施方案共識。內容包括:闡述疾病及治療與生育之間的關系;介紹目前可及的生育力保存方案;形成患者篩選、評估、適應證臨床指南;建議實施跨學科就診的臨床
2018-12-13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嚴重危害婦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過采用綜合治療手段,乳腺癌已成為療效最佳的實體腫瘤之一。 為進一步規范我國乳腺癌診療行為,提高醫療機構乳腺癌診療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預后,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特制定本規范。
2018年12月,加拿大預防保健工作組(CTFPHC)發布了不存在乳腺癌風險增加的40-70歲女性乳腺癌篩查建議,文章更新了工作組先前關于基層醫療人員對不存在乳腺癌風險增加的40-70歲女性乳腺癌建議。
2018-11-30
新輔助化療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或炎性乳腺癌的規范療法,可以使腫瘤降期以利于手術或將不可能手術轉變為可以手術,一般應按照既定化療方案周期數(6~8 個周期)內最大療效的原則進行。新輔助化療后的保乳與常規保乳術后局部復發率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新輔助化療后保乳切除范圍應根據腫瘤初始狀況、分子亞型、腫瘤化療后退縮模式等綜合考慮,切緣陰性是基本原則。新輔助化療后的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爭議較多,對cN0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