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針對化療過敏反應的相關內容提出指導建議,主要內容包括風險因素、發病機制、癥狀、皮膚試驗的作用、體外試驗、藥物激發試驗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以及對化療藥物有過敏反應的腫瘤患者的脫敏處理。
2022-02-09
乳腺癌在2020年已成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女性中,其發病率亦連續多年高居首位,且仍呈持續上升趨勢。得益于篩查及早診早治的普及,以及治療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大幅提升,
2022-01-01
腫瘤科醫護人員應定期篩查和評估腫瘤患者失眠狀況,并根據臨床實際組建多學科團隊,結合患者意愿和睡眠情況提供適宜可行的干預措施, 以改善患者睡眠質量。
2021-12-01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ACA-CBCS,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Breast Cancer Society)
乳腺癌術后輔助全身治療臨床指南、乳腺癌新輔助治療臨床指南、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療臨床指南及終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療臨床指南。
2021年10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發布了轉移性乳腺癌的診斷、分期和治療指南。文章主要針對轉移性乳腺癌的管理提供關鍵指導建議和流程,內容涵蓋了診斷、分期、風險評估、治療、疾病監測、姑息治療等。
乳腺癌在歷史上一直是一種在很大程度上無法獲得免疫療法的疾病。最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ICIs) 聯合化療治療晚期/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 (TNBC) 已證明有效,包括更長的無進展生存期和提高部分患者的
2021-08-02
背景在我國,乳腺癌發病居女性癌癥發病第1位,每年乳腺癌新發病例約7.95萬。在診斷年齡上,美國乳腺癌患者的中位診斷年齡為64歲,在我國為48歲,早于美國10~15歲,近60%的患者確診時為絕經前期。乳
2021-07-25
總圍繞血管舒縮癥狀、泌尿生殖系統癥狀、肌肉骨骼癥狀3方面總結28條關于乳腺癌患者更年期癥狀非藥物管理的最佳證據,為臨床護理提供循證依據。
2021-07-16
廣東省藥學會于2017及2018年分別推動藥學門診與外科藥學工作,2018年發布了《藥學門診試行標準》,2021年出版了學界第一本《外科藥學》教材,這兩項工作是全程化藥學服務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乳腺癌
本共識由中醫、中西醫結合、乳腺內科、外科、放療等多個乳腺癌領域的專家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編寫而成,經過3次專家討論會,最終修訂成文。現代中醫強調辨證辨病、中西醫融合治療,而乳腺癌精準治療同樣指導中醫的臨床
2021-06-30
三陰性乳腺癌(TNBC)是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這類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理類型的10.0%~20.8%,具有特殊的生物學行為,預后較其他類型差。目前,化療仍是這
2021-06-20
2021年4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發布了2021年的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