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陳一杰團隊ACS Nano:基于陰道上皮細胞膜構建的光免疫治療體系用于復發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治療和預防
復發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RVVC)缺乏有效治療與預防方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團隊研發光免疫治療體系,可靶向殺傷假絲酵母菌,提升機體免疫,預防 RVVC 及相關菌血癥,且適用性廣泛。
BioMed科技 - 光免疫治療,復發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 2025-04-28
Int Dent J:兒童口腔念珠菌與早期兒童齲病存在顯著關聯
口腔念珠菌(尤其是C. albicans)與ECC存在顯著關聯,其風險比在唾液樣本中最高(OR=9.42)。
MedSci原創 - 齲病,兒童口腔念珠菌 - 2025-04-11
【AJH】綜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一線治療
本文概述了aGVHD的風險因素、流行病學和發病機制,討論了風險分層的演變(從最初的Gluckesberg系統到近期基于生物標志物的策略),總結了支撐當前一線治療的研究,并概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聊聊血液 - aGVH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2025-04-04
武漢大學辜美佳、陳實Cell子刊:AIEgens 光療診斷學
AIEgens 具有獨特性質和優勢,在牙齒美白、口腔感染性疾病、口腔癌治療等方面應用前景廣闊,未來研究方向明確,有望推動口腔疾病治療技術發展。
BioMed科技 - 口腔疾病,光療技術 - 2025-03-24
eGastroenterology:牙周病與肝硬化:現狀與未來展望
該綜述系統梳理了牙周病在慢性肝病的流行病學證據及其分子機制,為肝病患者的臨床管理策略提供了新視角。
eGastroenterology - 肝硬化,牙周病 - 2025-03-22
富含IgM的強化免疫球蛋白:從多重作用機制到膿毒癥治療的重要應用!
近年來,基于其獨特的免疫調節特性,富含IgM的IVIG在炎癥和免疫系統等相關疾病的治療中展現出潛力。
網絡 - 免疫球蛋白 - 2025-03-18
生死1.5厘米,被3個科室遺漏的腋下線索如何改寫診斷結局?
男子反復高燒不退,多次調整抗生素均不見成效,醫患都忽略了這個“不痛不癢”的“小問題”!
感染前沿 - 恙蟲病,發熱待查 - 2025-03-17
區域性膿毒癥與膿毒性休克的臨床管理指南更新
膿毒癥診斷基于感染伴器官功能障礙,介紹早期篩查、微生物學評估等診斷方法,詳述抗菌治療啟動、選藥、給藥優化、降階梯等策略,強調早識別與精準治療原則。
重癥醫學 - 膿毒癥,抗菌治療 - 2025-03-17
富含 IgM 的強化免疫球蛋白:從多重作用機制到膿毒癥治療的重要應用
近年來,基于其獨特的免疫調節特性,富含IgM的IVIG在炎癥和免疫系統等相關疾病的治療中展現出潛力。
MedSci原創 - 2025-03-17
一個孩子生后就皮膚反復濕疹,長達9年,竟然是這個病,很罕見!
9 歲陽陽自幼受皮膚紅疹、反復感染困擾,基因檢測確診高 IgE 綜合征(HIES)。介紹 HIES 為罕見原發性免疫缺陷病,闡述其臨床表現、分型、診斷標準及以控制感染和對癥支持為主的治療手段。
MedSci原創 -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高IgE綜合征 - 2025-03-16
2024 AGA專家審查:關于免疫紊亂和感染引起的食管功能障礙的臨床實踐更新
本美國胃腸病學協會(AGA)臨床實踐更新專家綜述的目的是提供關于在遇到吞咽困難、胃灼熱和吞咽痛患者時應考慮的免疫介導疾病的診斷考慮的最佳實踐建議(BPA)。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 食管功能障礙 - 2025-03-14
IL-17與Th17細胞:從免疫衛士到疾病靶點
1989年Th1和Th2細胞二分法奠定T細胞研究基礎,2005年Th17細胞發現改寫免疫學。介紹IL-17生物學作用,其在多種自身免疫病中作用,IL-17靶向藥物開發現狀,以及未來治療方向。
小藥說藥 - IL-17,TH17細胞 - 2025-03-14
學術盤點 | 腹腔感染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策略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暉教授分享“腹腔感染的臨床診治”,感染前沿/肝膽相照平臺特將精彩內容整理成文,以饗讀者。病例概述
肝膽相照平臺 - 臨床診斷,腹腔感染 - 2025-03-13
皮膚菌群穩態與皮膚疾病研究進展
皮膚菌群與外部環境、宿主機體維持平衡,失衡易引發皮膚病。其組成因多種因素而異,且與皮膚各屏障交互。菌群失調與銀屑病等皮膚病相關,可通過益生菌等調節菌群穩態來治療。
海龍話皮 - 皮膚屏障,皮膚菌群 - 2025-03-1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