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偷窺”大腦發育:首次4D直播“迷你大腦”發育,竟發現決定大腦區域的不是基因而是“細胞膠水”
研究借助稀疏多重鑲嵌標記與光片顯微鏡技術,實現人腦類器官早期發育的 4D 成像,發現細胞外基質(ECM)通過 YAP1/WLS/WNT 信號軸調控類器官區域化命運,揭示物理微環境對大腦發育的關鍵作用。
生物探索 - 腦類器官,發育動態 - 2025-06-22
新年巨獻:2024年度中國兒科&罕見病領域十大醫學研究出爐
“2024年度中國兒科&罕見病領域十大醫學研究”正式揭曉。回望2024,我國科學家在兒科&罕見病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MedSci原創 - 兒科,罕見病,十大醫學研究 - 2025-01-13
Nature Rev Cardio:心血管衰老的八大標志
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包括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比如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心肌細胞、成纖維細胞和免疫細胞。它們相互協作,確保身體內的每個細胞都能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并且代謝廢物得到合理處理。
網絡 - 心血管,心血管事件,衰老,細胞衰老,抗衰老 - 2023-12-11
腦死亡:臨床綜述
在腦死亡的第一個概念出現之后的幾十年里,BD/DNC已經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被哲學、宗教和醫學法學廣泛接受。然而,這個領域仍然存在許多困境,與許多醫學領域不同,它跨越宗教、文化和科學領域。
重癥醫學 - 腦死亡 - 2023-10-31
康復治療中的注意事項及禁忌癥匯總(康復基礎)
常見康復治療技術的禁忌癥和注意事項,趕快收藏好了,熟練掌握這些注意事項,安全有效的進行康復訓練,避免康復意外不良事件發生。
康復你知道 - 康復治療 - 2023-04-27
【急救】新冠感染危重患者氣管插管術
隨著2023年年關越來越近,可是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基礎疾病和免疫力較低,因此,導致危重的患者居多,主要是保證患的血氧飽和度在正常范圍,如果不能保證血氧濃度,那么就需要使用無創呼吸機或者有創呼吸機保證患
院前急救聯盟 - 氣管插管術,新冠感染危重患者 - 2023-01-18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健康衛生醫療科技重點一覽
3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網正式公布了《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醫谷網 - 腦科學,生物科學 - 2021-03-15
數字智能化診療技術在胰腺癌中的應用
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道腫瘤,起病隱匿,缺乏具有敏感性和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早期診斷困難,預后不佳,5年生存率≤6%。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和胰體尾切除術是治療胰頭癌和胰體尾癌的標準手術方式,根治性手術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手段。胰腺癌特別是胰頭癌,早期易侵犯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等重要血管,僅有15%~20%的患者在診斷時獲得手術機會,術前準確判斷腫瘤的可切除性和個體化手術規劃有望使手術切除
臨床肝膽病雜志 - 數字智能化診療技術 - 2019-05-16
衛計委:縣級醫院必須具備這些技術(看看你家達標沒)
為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衛計委官網5月12日發布《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通知》,明確了縣級醫院必須具備的服務能力,以及下一步的提升目標。 在醫療技術水平這一塊,要求縣醫院醫療技術水平能夠滿足縣域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相關??莆<敝匕Y搶救與疑難病轉診,突發事件現場醫療救援,以及常見腫瘤的規范化治療和鎮痛治療的需要,具體如下:(以下內容摘選
衛計委官網 - 衛計委,醫院,設備 - 2016-05-17
驚艷!2015十大醫療黑科技
2015年已經結束了,去年醫療科技發展的太快,以至于有時候都會有跟不上時代的感覺,很可能今晚過去,明天就會有新的科技成果出現。但我們還是迫不及待地要給大家做個盤點了。這些發生在2015年的黑科技,可能有些在2014年就出現了,但今年才真正開始為人們所知,開始造福百姓;有些可能還在實驗室研究中,但卻具有非常大的市場價值;有些可能已經商業化,但卻體現出十足的創新。雖然可能并不全面,但不管怎樣,這些
動脈網 - 醫療黑科技 - 2016-01-25
人造皮膚,離我們有多遠
據介紹,此次事故有近500人受傷,傷員平均燒燙傷面積達到44%。目前仍有316人留院治療,面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缺乏足夠的“人造皮膚”。 “五指并攏時,一只手掌的面積是全身體表面積的1
河北日報 - 皮膚,人造皮膚 - 2015-08-1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7個